“文学新批评”公众号座谈会在京举行
座谈会现场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期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在中宣部文艺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作家协会于10月15日开通运行 “文学新批评”公众号。为进一步办好新批评公众号并推进中国作协文学融媒体建设和文学传播工作,10月18日,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召开“文学新批评”公众号座谈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主持。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讲话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主持会议
张宏森在讲话中指出,“文学新批评”公众号的运营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要树立底线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发挥价值引领、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为推动新时代的文学健康发展发挥应有作用;第二,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树立创新意识,强化内容生产,丰富表达方式,形成辐射力强、影响力广,能够有力引导舆论、市场和大众的文学评论标志性的新平台;第三,坚持讲真话、讲道理、讲正气。树立责任意识,倡导批评精神,担起社会责任,做到实事求是、立场鲜明。他强调,文学传播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这就要求新时代文学工作者要有从传统话语向互联网话语为核心的现代话语转换的能力。“文学新批评”要坚持内容为王、渠道为重,把导向、正风气、改文风、抒真意、有网感、接地气,将文学的种子播撒向社会大众。
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胡友笋参加座谈会对公众号建设提出要求
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胡友笋参加座谈会,并介绍了扶持和发展文学批评公众号的意义与背景,对文学新批评公众号的定位、风格、影响力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作为一个具有新媒体属性、文学领域 的前哨阵地,“文学新批评”公众号要厘清定位,面向广大文学爱好者,形式上短平快、内容上有分寸,将时效性、普及性、专业性相结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出有态度、有锋芒,又相对客观、公正的声音。中国作协应当整合已有的报刊社网资源,与“文学新批评”公众号进行互动,形成新媒体矩阵,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文学新批评”公众号编辑崔庆蕾汇报相关情况
座谈会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文学新批评”公众号编辑崔庆蕾汇报了公众号的前期准备情况以及工作方案、工作设想,从指导思想、风格定位、栏目设置、排版与推送等四个方面谈了公众号的建设目标。他表示,“文学新批评”公众号将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扩大主流文学评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促进文学精品创作,有力引导舆论和大众。他提出,“文学新批评”将加强对文学现场的关注,注重对新人新作的评论,针对热点文学现象及时组织开展文学研究;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微评、短评、快评文章;提倡讲真话、以理立论、以理服人,有朝气和锐气的批评风格。
《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及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部门负责微信公众号工作的同志纷纷发言,就各单位现有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发展态势交流经验,并为新开设的“文学新批评”公众号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建设并非简单地照搬纸质刊物,还需起到组织基层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作用,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更注重普及性。与会者认为,“文学新批评”要突出“新”字,理念新、形式新、内容新,同时具有权威性、专业性、普及性,以引领新时代的文学批评为己任。需要编辑部建立起一支自己的评论队伍,与现有报刊合作,尽快组织新作品的评论工作;在做深度专业评论的同时,适当增加“佐料小菜”,以激发潜在用户兴趣,扩大受众群体;与中国作协现有新媒体平台及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文化类新媒体平台互推,增强曝光率,形成矩阵效应。在运营中及时回复留言,组织线上线下活动,提高用户参与感。
彭学明、徐可、李少君、石一宁、鲍坚、李朝全、蒋好书、何弘、梁飞、刘頲、徐则臣、付秀莹、李云雷、盛敏、孔平、陈涛、范党辉、宋嵩、任晶晶、安殿荣、文苏皖、金石开、王杨、王雪、胡伟、张泽华、贺嘉钰、张小童、叶一格、梁豪、寇硕恒、程澈、刘强、夏宁竹、单文怡、刘海波、陈铭、李娜、刘雅等中国作协各业务部门、各报刊社网分管微信公众号业务的负责人及具体编辑人员近40人参加座谈会。
(摄影:王纪国)
相关文章:
- 《开端》如何成为第一部出圈的时间循环类型国剧?[2022-01-27]
- 汪曾祺:“人间送小温”[2022-01-27]
- 他们在阅读中化解孤独重拾自我 老年书乡的苦与乐[2022-01-26]
- 冯至:学者与诗人的光芒在德国绽放[2022-01-13]
- 在文物的“神性”中疗愈自我[2022-01-07]
- 《扬名立万》:小成本影片逆袭票房的样本[2022-01-07]
- 艺门新思|《中国》:中华精神的创新呈现[2022-01-07]
- 婚恋现象综艺观察——以《再见,爱人》为例[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