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之间》:一段时光的缩影,一个历史的见证
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一个位于甘南藏地天池冶海旅游线上的小山村,一个有着二百五十六户、一千一百余人的贫困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作家协会与临潭县实行对口帮扶,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池沟村于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使得村民的生活焕然一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国作家协会选派到池沟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作家陈涛,创作了散文集《在群山之间》,并于今年七月份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收录的十九篇文章,都能各自独立,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叙事,就是书写池沟村乃至临潭县的扶贫致富故事。
扶贫是中国文学创作中的重大题材,我曾经读过这方面的文学书籍,但多出自观察者、旁观者之笔。而《在群山之间》的作者,不仅是一位观察者,更是一位亲历者,他所捕捉到的现实信息和生活细节更真实、更复杂,更富有温度与情感,字里行间弥漫着自然、质朴的风采。这是一部从形式、内容到价值取向都有着丰富内涵的优秀之作。
甘南风光秀丽,是古时进入藏区的重要门户,却被群山所包围,沟壑纵横,风沙漫天,自然条件恶劣,当地人戏称这里只有两个季节,“一种是冬季,一种是大约在冬季。”村民们过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如果下一场雪,大雪封山,“便会觉得被世界所遗忘。”陈涛带着领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叮嘱,怀揣脱贫致富的家国情怀,来到甘南,来到冶力关镇,来到池沟村。“脱离北京的熟悉轨道,一下子扎入最基层的西部山村,面对新的职务与身份,我时常问自己,我要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该如何去做。”(见《在群山之间》一文)这是作者初到甘南时想得最多的问题,也是一个初进扶贫队伍的新人面临的系列问题。作者骑着他钟爱的“火红色彩的125摩托”,跑遍了冶力关镇所有的村,考察、访问、探讨,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当地的情况和群众的生活。
扶贫工作是复杂而琐碎的,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交通、教育、物资、市场、搬迁等。作者把较多的笔墨放在易地搬迁上,这是一个快速脱贫的有效办法,但是,由于农业文明在农村的深厚沉淀,使得农民对易地搬迁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既有对新地方新生活的渴望,也有对故土的精神寄寓而难舍难分。并且,易地搬迁也会遇到诸多实际问题,带来不便,譬如养牛、养羊怎么办?农场怎么打理?种地要去很远的地方怎么办?“我只好变得耐心,再耐心,尤其是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要反复地持续地沟通,跟爹讲,跟娘讲,跟儿子儿媳讲,与对方一家人都讲过才算圆满结束。”(见《在群山之间》一文)当然,村民不是被动、淡漠的群体,他们有血肉有感情,作者笔下的村民懂得感恩,有着牺牲奉献的精神。凡此种种,皆能看出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和散文内涵的多元性。
作者把“挂职”当“任职”,成了脱贫攻坚战中的排头兵,夜以继日、任劳任怨,这是他的工作职责,更是作为作家的一种自觉。在《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大地上的孩子》《修道》《四十盏路灯》等文章中,我们看到作者倡议助力乡村教育活动,并持续了一年时间;通过他的努力,十多所乡村小学建立、完善了图书室,十余个村子建立了农家书屋;他又多方争取资金,把池沟村的土路进行拓宽和硬化,为两个社安装了四十盏太阳能路灯……他用自己的热情与深情投身于扶贫事业,也在作品中多角度记述他在扶贫过程的困惑与坚持,梦想与担当,让读着看到了扶贫工作的繁重与艰难,希望与美好。
扶贫工作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是“扶人”,人的思想脱贫了,贫困村才有可能真正脱贫。作者在挂职的两年里,与村民广交朋友,在创作中,也将视野投向生命个体。在《养蜂人龙聃》中,写龙聃从“无所事事,整日在镇上晃荡。”到明知养蜂辛苦但还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再到“龙聃养蜂的地方,几十个蜂箱摆放得齐齐整整,周围的一切同样井井有条、干干净净。” 在《牛人何暖阳》里,写何暖阳养牛“起初牛少,只有一两头,可以关在院内牛棚里。”到两年后“随着牛越来越多,何暖阳硬生生地在屋外开辟了块空地,建了两排牛棚。”再到“何暖阳把牛棚布置得比他家都好”,准备在养殖业上大干。在《“浪山”》里,写老穆萨小时候“兄弟姐妹十三人,饿死五个”,到他壮年时宰杀牛羊鸡兔有了好手艺,再到投身城镇卫生工作,“把全镇的卫生打扫得多干净,全县评比经常第一名。” 陈涛以作家的敏锐,挖掘并描写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我们不仅读到这些乡土人物在扶贫的政策下有了向上的精神,走上创业的道路,而且通过他们的生存状态、艰辛命运和坚韧性格,也对扶贫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悟和深沉的思考。
作者也不回避乡镇干部的艰难与疲惫,《山上来客》中的燕子、红霞为追回多付给村民的六百元钱而缠上“麻烦”和“更大的麻烦”;《芒拉乡死亡事件》中的尕泰在低保福利调整中,同样“泼烦得很”;《小镇青年、酒及酒事》中的小尤在镇政府历次的提职中落选,长期“艰涩沉重”。但他们却始终行走在扶贫的道路上,扎根在扶贫的土壤中,不放弃扶贫事业的追寻和探求。这些作品以散文的体式进行叙述,富有暖意、温度与阳光,又有非虚构的小说情节和结构,读来饶有情趣和意味,使我们体悟到以扶贫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和深层含意,体悟到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的建设与发展。《在群山之间》既是作者一段人生时光的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录,这是这部书的主要价值所在。
读罢《在群山之间》,还有一种感受是不虚美,不拔高,不空洞,不张扬夸饰,不故弄玄虚,不装腔作势。比如作者也写自己的寂寞、孤独、苦楚,甚至病痛。远离北京,远离单位,远离亲人,在甘南无人的旷野间,在静寂的天地里,他想家,想爷爷奶奶,想妻子,特别是想女儿,“女儿是我的软肋,从我看到她的第一眼时就注定了。”(见《可不可念》一文),雨雪夜里接到女儿的电话,听到“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时,作者的眼泪便从心底涌出。但在小镇与村子里待久了,熟悉了环境与身边的干群后,又经过一番脱贫攻坚的历练,他终于“一步步地走过来”了,“两年的时间,这些山水风物足以让我变成一个比较纯正的西北人。”(见《重回冶力关》一文)。作者以细腻真挚之情倾诉自己的愁绪,以饱满丰盈的文字表达对甘南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必然更加真实,更加感人,与生命的关系也更为自然。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挂职干部”陈涛深扎在甘南藏地整整两年,在“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里,他走进基层,走入陌生,向下沉潜,心向大众,从而走向广阔,走向高远,完成了生命的蜕变。这是文学的大道,也是一个作家的为文之道。
- 扶贫与文化:论《山中岁月》与《在群山之间》[2021-12-26]
- 《在群山之间》非虚构作品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2021-12-22]
- 《在群山之间》:以温情的文字记录扶贫干部的喜怒哀乐[2021-11-08]
- 在“无穷的远方”淬炼大写的心灵[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