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粮食,粮食》:文学的“粮”心
来源:文艺报 | 李春雷  2022年02月14日10:18

在中国各地,如果要征集使用最广泛的一句问候语是什么?想必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吃了吗?”

这句话,中国人相互问候了几千年。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隐藏着国人对饥饿的本能恐惧与担忧,也揭示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的国泰民安的最根本规则。

关于粮食,古代如是解释: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对中国人而言,稻谷、小麦、玉米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大主粮”,而河南就是这三大主粮中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产地,古人云“中原熟,天下足”,一语道尽河南在中国的地位——天下粮仓。事实上,凭借着优秀的地理位置和土地质量,从古至今,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中心一直都在河南省。

粮食主产区,是农耕文化的主源头,也是“三农”问题的主阵地,更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几千年来,时光如黄河之水顺流而下,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围绕粮食发生过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颇值得有识之士大书特书。

近日,何弘、尚伟民两位河南籍作家历经3年多的酝酿、采访与创作,终于推出了42万余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粮食,粮食》,成为2022年新春开端一道厚重而靓丽的文化风景。

该书从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着眼,以粮食进化历史、生产历史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及中国各时期粮食政策、与粮食相关的重大事件为背景,以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生产技术进步、粮食生产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从粮食问题出发,基于个人经验,溯及民族记忆,力图在对河南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转变的描写中,促使大家牢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是深刻理解我国在农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的优秀读本。

该书站位高远、格局宏大。俗话说滴水藏海。《粮食,粮食》看似在书写一粒粒朴实无华的五谷杂粮,实则涵盖了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作者以生花妙笔,让读者通过一粒粮食,不仅领略了各大作物从野生到人工种植的进化历程、中国粮食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读到了管仲治齐的故事、古代军队粮草被烧导致战败与国家被灭的故事、古代漕运的故事,还了解了近百年来世界和中国的粮食生产及政策状况,可谓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读《粮食,粮食》,让人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可以深深感受到,粮食虽小,却是催生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内在动力,是安国兴邦的根本战略资源。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写:“搞好粮食生产,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实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讲,以文学的方式反映粮食生产问题,是文学工作者为决胜全面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的具体实践和文学承担。”

该书结构精美、布局巧妙。《粮食,粮食》全书共十个章节,分别是:古人吃什么、饥荒无情、一个新中国家庭的粮食记忆、粮食生产运动、国家战略、中原奇迹、粮食的供给侧改革、种子的力量、科技之光、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十个章节犹如十颗冰糖葫芦,通过粮食这一主题“竹签”层层串起,将整本书由长篇大论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短篇,处处是吸引人眼球的阅读点和兴趣点,最大限度地消释了读者的阅读疲劳,让大家能够在愉悦和享受中体会到阅读的快感。

本书第一作者何弘曾长期从事文艺评论及文艺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在作品立意、主旨提炼、框架结构设置、语言锤炼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另一作者尚伟民则有过多年的农业科技记者经历,积累了大量关于河南粮食生产的资料,多次获过国家和省级新闻奖项,对粮食生产、科研一线非常熟悉。两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通过扎实的采访与资料收集,把书中每一个章节都写得妙趣丛生,颇具可读性。

该书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所谓“话须通俗方传远,文必关风始动人”,指的是创作若想取得成功,语言要通俗化,题材要直接向现实生活中提取。《粮食,粮食》书写的地域主要是中原,语言也极具中原特色。书中的各种方言俗语巧妙点缀,通俗而不粗俗,生动而不生硬,可以说在“火候”上的把控十分到位:

黄淮海平原地区有句谚语叫“大麦不熟小麦熟”,是用小麦比大麦晚熟的常识,讽刺弟弟、妹妹先于哥哥、姐姐结婚成家。

作为小麦的“哥哥”或“姐姐”的大麦,虽然是全球栽培的第四大禾谷类作物,而且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区域广阔,但在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上,与小麦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

借用谚语,寥寥几句,不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小麦早于大麦成熟的状况,还点出了小麦的受众人群远远高于大麦的现实需求。

类似这样的段落,在书中比比皆是,若夏夜满天繁星,若春野遍地葱绿。本地人读起来格外亲切,外地人读起来亦趣味盎然。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和枯燥了。”可见,两位作者在采访过程中,走过不少地方、下过不少苦功。这些,也是本书被读者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书在后记中这样写道:

己亥与庚子之交,蝗灾、新冠肺炎疫情等在世界多个地区相继蔓延,一下子把粮食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读罢《粮食,粮食》,其实,这也是我最后深深的感想,这也许就是该书存在的重要意义。

读《粮食,粮食》,愿国人对饥饿的恐惧与担忧不再!

读《粮食,粮食》,愿国人对饥饿的恐惧与担忧永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