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浸润当代人心田
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已经连续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全民阅读”到“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再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愈发受到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提倡全民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文化知识水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我们便是崇尚读书、以书为美的民族。古人有“数点梅花天地心”的读书之乐,而在当下,我们又应如何寻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之乐,让书香真正浸润当代人的心田?
全民细品经典书香
近年来,“书香社会”“书香中国”等活动引发全民阅读之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互联网平台上,也经常可见一些“阅读博主”通过讲解书籍的方式,分享书中精华,吸引读者眼球。据统计,当前我国全民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电子书阅读量提升尤为突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高于2019年的4.65本。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高于2019年的2.84本。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我们获取阅读材料的方式变得极为便捷,但也加剧了碎片化阅读趋势。在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徐建委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个人的兴趣往往有局限性,但当前我们所面对的信息量却远超个人的阅读能力,因此现在的读者往往是有选择的阅读,即片面化、碎片化的阅读。移动设备背后的大数据计算则助推了这种趋势,即内容提供者会根据读者的兴趣来推荐信息。如此一来,在手机阅读的时代,绝大多数读者都变成了单向度的读者,导致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反而比纸本阅读时代狭窄得多。同时,也因为信息获取的便捷,使得读者很难有耐心长时间阅读某一文本,这种趋势造成了短文章和短视频的流行,出现了全民阅读水平下滑的趋势。
为推动深入阅读,熏染“书香社会”,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街头如今常可见到可全自动借阅书籍的自助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也建立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向公众免费分享正版文献资源。
“在这样一个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结构更完整的读者,而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读者;成为一个对经典有深入阅读的读者,而不是一个习惯于快餐阅读的读者?”徐建委的发问引人深思。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尽管互联网与其背后的大数据计算已促使碎片化阅读成为当下流行的阅读方式,但我们还应该提倡“全民慢读”“全民深读”。因为精读一部经典的收获,是无论多少粗浅的碎片化阅读都无法提供的。同时,作为读者,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也非常重要。要提高全民阅读水平,仍需国家层面的政策予以综合性、全方位引导。
让经典伴少年儿童成长
音像制品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也让许多少年儿童沉迷于兹。但音像制品和快餐式电子阅读,对于少年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弊大于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认为,音像制品和电子快餐所赋予的感官刺激,妨碍儿童亲近相对“枯燥”的文字。即使比较严肃的影视作品,也因其不可避免的单向度定格特征而对阅读(文字)的巨大张力产生制约作用。
从心理学层面而言,音像制品的先入为主也会限制人们的阅读想象力。陈众议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提到,“影视作品给出的只是某一特定演员的形象,而绛珠仙子在我等‘蠹书虫’的心中却是说不尽的。这是语言文字特有的想象力熵值:越是经典,其想象空间越大,熵值越高。莎士比亚之所以说不尽,也是因为‘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在2016年的一次全民阅读活动中,到场的听众提出的问题几乎只有两个: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孩子们该读什么样的书?陈众议当时趁势借用塞万提斯的一句名言回答了他们,那便是“读什么书,成什么人”。阅读习惯犹如人之味蕾,需要从小培养。陈众议始终认为,文学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门径。这是由文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集形象性或生动性、趣味性或审美性于一身。古今中外,鲜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人们从听故事到读故事,再到写故事和讲故事,这是文学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和现实理由。所以,若要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就应让他们接触文学经典。经典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化功能、美育功能是任何其他书籍所无法比肩的。
- 加大数字传播版权保护 助力全民阅读[2022-03-14]
- “全民阅读”连续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03-07]
- 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征集优秀阅读品牌[2022-03-01]
- 过文化大年 春节期间北京图书大厦等四家书店24小时营业[2022-02-08]
- 以品质阅读惠民为民乐民 2022皖新传媒读者节启动[2022-01-24]
- 掌阅科技发布年度数字阅读报告 人均阅读和听书时长稳步上涨[2022-01-14]
- 三地交融互鉴 书香飘逸大湾区[2022-01-11]
- 上海书展“出圈”:短视频荐书大赛,决赛访问超195万人次[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