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笔记》:西海固之子的倾情之作
季栋梁被称为“西海固之子”,在故乡生长20多年,他的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里,不少内容并非出自作者的采访,而来自他从小留下的人生记忆。在回忆中,只要花钱买的,西海固人都嫌贵,一盒两分钱的火柴都不用,靠火草续火。有的家庭里只有一个碗,爷爷先吃,吃完儿子吃,然后两个小孩吃,再是女人吃,那里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艰难生存。而今天,季栋梁开始怀着另一种情绪回来了,他自2018年起由儿子开车重走西海固,往返三四十趟,慢慢走,细细看,更多是一场场目睹人间沧桑巨变的体味,一个老西海固人与家乡一起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其中的百感交集自然难以形容。这就可以理解,他写出的《西海固笔记》为何感人肺腑,沁人心田。它不仅来自一次倾力写作,更来自一位本土作家真切的生命体验,他长期积聚的深厚情感在这里得到宣泄和净化。
在书中,作者一一历数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改变西海固面貌作出的不懈努力。自1982年起,国家便启动实施“三西”农业建设扶贫工程。1996年,中央实行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20多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扛起历史使命,与宁夏人民一起创造了“闽宁模式”,终使西海固地区与全国各地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改天换地的事实说明,最终是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腾飞,使国家富起来,从而有实力推动一个苦瘠之地获得崭新面貌。
现在我们知道,《西海固笔记》与许多同类题材作品不同。作者更多在无人布置和引导下走遍西海固全境,路上没多少人认识他,更鲜有人知晓他的来意。他可以在随意停车时与路边人闲聊,也可以偶然被一所房屋吸引,走过去打听。当然,对于有些需要搞清的重要事实,如“梯田建设”“盐地治沙”“扬黄灌溉”“开窖工程”“劳务输出”“菌草种植”“滩羊银行”等,他也会专门去有关部门了解,继之专题造访。这种以田园调查式为主的采访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生活原貌与真相,也贴近普通人的生存现实。所以我们发现,在这部书里,几乎看不到什么统计数字,但西海固人的准确感受却被用另一种形式“统计”上来。譬如,这里人们与水的关系,被季栋梁反复提及和验证。作者有一天逛到固原中庄水库,发现一位老汉蹲在水库边眯着眼睛盯了几个小时,问后得知,老人家是赶了几十里路来看水,这座水库解决了140万人口的吃水问题。在以往,季栋梁作为客人到农家串门,各家的热情问候都是“喝水吗?”那时有山村喝的是“鸡叫水”,即每天早晨鸡一叫人们就要和牲口们一起到山沟里抢水,而如今,这样的村庄里都通上了自来水,院内种满蔬菜花卉。主人的笑容是绽放的,“水甜得干净得,现在好了,美得很!”从这些不刻意的交往中,作者了解到农民们的真实心境。
即便是对流传较广的先进事迹和人物的记录,在作者笔下也有不同。书中写到原闽宁协作办公室主任林月婵,在宁夏家喻户晓。她在岗位上任职10年,光西海固的土地就踏上过40余次,逐个走村串户,调研摸底,亲自推动“母婴工程”“医疗服务”“母亲水窖”“关爱回族女童”“关爱大学生志愿者”“闽宁月嫂”等援宁扶贫公益活动,可谓尽心竭力。后退休回到福建,患有严重帕金森病,仍心系宁夏。她的事迹已多有报道,但在《西海固笔记》中又有新的场面。作者有天来到固原街头一家羊杂碎小店吃饭,见店里小媳妇不断倚门往外张望,一问才知,她觉得好像刚才在街上看到已退休的“林妈妈”经过,想不能错过请她进店用餐的机会。厨子丈夫后来也说,当年他和媳妇是在林月婵组织下到福建打工并结识,攒下点钱又在林月婵帮扶下回来开了这个馆子。他们打工人都称林月婵为“妈妈”,对她感激不尽。这个细节完全来自季栋梁走街串巷时的见闻,却异常鲜明地铭刻了林月婵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正如季栋梁自己所说,他是从“低处”写起的,从小角度切入,以普通人视角切入主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写作选择,也是此书中最值得称道之处。他把作品称为“笔记”,便是一种放低的姿态,低到与生活平行,获得的是读者报以的无保留的信任。
《西海固笔记》具象色彩较为浓厚,渗透出一种并不常见的气质。它尽量避免像有些报告文学那样,在场面写照之外,纳入大量文件体、新闻体和议论体文字,形成作品两类文体的间杂和兼容。此作的文笔风格基本统一,即使遇到概括和论述性内容,也多以平易的文字表达,这使通篇更接近长篇散记,大量保持现场感和直观性,活跃着生动的环境和人物,阅读起来像散文一样舒适自然。能够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些暗功夫的,作者重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为创作增添了许多魅力。此外,作者也规避了对小说文体的摹仿,排除过于细腻的描写,保持叙述的通畅。这些都说明,西海固作家是有功力的。
返回栏目上一篇放大+ 缩小-
- 西海固:文学的庄稼茁壮成长[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