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漓江出版社《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04月27日17:26

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晚,《全民阅读大会:2021年度中国好书》揭晓,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入选,这是继《水墨戏剧》入选2016年度中国好书、《极简黄河史》入围2016年度中国好书之后,漓江出版社优秀图书再度获此荣誉。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一书,是漓江出版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的领导下,落实集团“十四五”规划中“深入实施精品出版战略”“漓江出版品牌塑造工程”的具体成果。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也是中国共产党悲壮的成人礼。数万名红军战士血染湘江,长眠在桂北大地上,给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烙下红色记忆,也给中国革命史谱写下极为悲壮的一页。湘江战役之后,一些因伤掉队的红军战士被迫留在了兴安、全州、灌阳、龙胜等地,他们四处躲避国民党和桂军、民团的追捕,在逆境中抗争,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得以幸存。《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就是一部讲述湘江战役失散红军的从军故事和失散之后人生经历的文学作品。

1978年2月,广西桂林行署文化局红军长征过桂北调查组沿着长征的路线,穿梭于乡野田间,调查了7个县34个公社136个大队,访问了550 多位当年帮助过红军的群众以及已在当地安家落户的掉队红军77人,撰写了《关于调查掉队红军的情况报告》。1979年暑假,当时还是广西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大一学生的李时新,与未来的岳父一起拜访了湘江战役掉队红军——全州县咸水林场的副场长陈新州。1985年清明节,李时新走进都庞岭大山余脉山腰谷地灌阳县水车镇水车村委镰刀湾村,与失散红军兰金甫促膝长谈,从此开始了对失散红军长达40年的追踪采访。李时新以丰厚的口述实录为基础,辅以珍贵的历史文献,双线融合叙事,真实鲜活地再现了22位失散红军战士经历湘江血战的生命沸点,又回归农村的特殊命运。

《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一书从“士兵”视角管窥时代风云,通过亲历者、见证者的回顾,从细处还原了红军涅槃重生之战——湘江战役,弥补了湘江战役研究关于失散红军的这一重大缺漏,极具史料价值。《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一书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湘江战役这段历史,从民间视角去体会红军精神。这些失散红军在离开主力部队以后,艰难地生存下来,还一辈子坚守着革命的信仰和信念,这种精神是湘江战役精神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如央视颁奖词中所说:《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以口述实录的形式,记录了22位在湘江战役中因伤掉队的红军战士的“重生”故事,礼赞了百姓冒死保护红军的不凡义举,讴歌了红军战士的忠诚信仰。

这本书的组稿与出版,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打磨过程。原本捕捉自聊天中的一个思想涟漪,经由编辑团队以开放的格局、独到的思维进行内容优化和体例优化,并与深耕数字阅读掌阅科技联手,把此书做成了一本融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为一体的复合出版物。优质资源的聚集,多载体、多形式、多媒介对内容的分发,使此书在出版后的数月内获得了超过百万的阅读流量。

一翻开这本书,会看到一张跨页图片,上面是一张张饱经岁月风霜的老人的脸,中间有一句简短的话:“2014年,刘华连老人96岁高寿逝世,至此,湘江战役桂北失散红军全部归队……”“归队”,这是当时所有参加湘江战役突围战斗的红军战士心中最强烈的愿望。但是他们的长征被迫止步于老山界,止步于桂北这片他们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地方。他们经历了从迷惘、困惑、痛苦到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以艰难的思想斗争或是浴血奋斗,寻觅着前方的路。无论是怎样的归宿,这些散落的革命星火都带着感恩之心,开始了新的人生。书中所有受访的失散红军战士均已离世,他们所经历的磨难、彷徨与思索,以及对湘江战役的深刻回忆,全都留在了文字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