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建明:被选题推着跑,对写作有种责任感
来源:扬子晚报 | 孙庆云  2022年07月22日08:44

原标题:由记者转型的报告文学家何建明:被选题推着跑,对写作有种责任感

回到故乡苏州举办新书首发会时,何建明还来不及逗留,就马上动身飞往新疆,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采风、作准备。他是《战狼2》《山海情》《奠基者》《国家行动》等影视作品的原著作者,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当过军人,做过记者,后来一直在报告文学领域深耕。

去年年底,卸下连任三届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岗位后,何建明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忙碌了。在他看来,偌大的中国处处都是“选题”,哪哪都不缺故事,他不愿停下写作,对文字仍有追求。近日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时,他告诉记者,是典型人物和事件在激励着他落笔,“遇到有意思的人和事,我必须去写,非写不可,(好故事)非我莫属。”

从记者转型而来的作家

写稿最怕拖延,对写作有一种责任感

何建明讲,写作凭的是一种感觉。感觉对了,人物和情感会随着笔墨一涌而出,洋洋洒洒数万字、数十万字都不在话下,越写越快乐,越写越痛快。他偶然在手机上看到一小段关于黄大发(“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文字,这位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开凿生命渠,他马上动身前去贵州,采访完一笔从头写到尾,绝不给自己找等待的理由;写利比亚撤侨事件,他开车从外交部办公楼下经过,抬头一看,莫名觉得这座20层高的楼,远远看起来像一把手风琴,“小小的窗口就是音符,外交部对外发出的声音,像在弹奏一首美妙的旋律,那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声音。”于是便有了《国家——2011·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这部纪实文学。

他把报告文学作家称作“冲锋的战士”,赶起文章来,像一名与时间赛跑的新闻记者。这种写作习惯一是来源于他当兵期间养成的自律感,二是来源于他30多年前的新闻工作经历,报社记者一职带他走上了文学写作道路的开端。至今何建明都觉得这段经历无比珍贵,“我采访的感觉和本事都是新闻报道练出来的。见到一个人,不管他说不说话,往那一站,我都可以得到内容。”

为写报告文学,何建明曾三次踏上汶川地震灾区一线,”找到机会就立刻往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现场跑。他对写作有一种责任感,如果最近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他甚至连见到领导和同事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在他看来,作家一定要比一般人更有感情,血更热。可这样的热血男儿却有害怕的事情。何建明告诉记者,他最怕写稿拖延。他把每次的写作当成是和主人公对话的过程,一旦被打断脱离状态就很难再重新进入,“真人真事其实非常难写,好多感觉一旦消失,找不回来,最痛苦。”

另外这么多年,他还有一个不变的习惯——写作必须要跟主人公有对话。何建明说,现在有些单位怕他觉得麻烦,会把材料打包好发给他,“我说‘不’,必须我自己采访,我要去问我自己的问题。”从下笔写作到现在,他已经记不清写过多少人,采访过多少人,光是写大庆油田,他就前后去了15次,“有朋友前年给我做了统计,说(采访总人数)至少不低于1万人。”

写作像在寻找答案

新书追问创业海归为何而归

作为国内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何建明写作更像是在找答案,找一种生活的答案。当他留意到一个问题,就只想寻根究底。他写过“矿难内幕”,回望过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包括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不变的革命初心,在《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一书中“十问中国人”。而这次的新作《万鸟归巢》,他又把目标对向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创业海归群体。

筹备此书,他前后酝酿两年,花了一个月时间与三十多位“海归”对话,但是撰写此书,他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便完成了,10万字的书籍在他眼中更算是“小书”,与他之前动辄采访三四百人的工作量相比,确实轻松不少。

不过这一次,何建明依旧在寻找答案。他以归巢的“万鸟”指代“海归”,其中有专注于芯片研发的学者,还有潜心于新药研究的专家……他们像鸟儿,当翅膀强劲后,飞到了国外,渴望见识更广阔的天空。那么未来方向是哪?

说到这,何建明开怀一笑,因为他发现,大多数人还是回到了需要他们的祖国,这一点是让他倍感欣慰的,“有些人甚至已经在海外建立了美满的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拿着高额薪资,可他们还是选择归来。”他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些有志向的青年人才,“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不对劲了。工作越显出类拔萃,受到的限制越多,一流成果,一流的科研付出,只能享受二流的待遇,做二流的科学家。只有回到中国,鸟儿才能变成雄鹰。”

被选题推着走

中国大地处处是故事

文学作家创作的母题始终绕不开故乡,《万鸟归巢》不是何建明第一次写苏州,早在2009年他就以“我的天堂”之名写过他心目中的家乡,还因此获得了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那次写作对我来说是惊心动魄的,以前我们写苏州都是小桥流水人家,我觉得完全代表不了我们苏州精神,除了小桥流水外,苏州的变化更像滚滚东流的长江。”何建明说。

四十多年来,他创作出版了五十余部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革命者》《南京大屠杀全纪实》《根本利益》《落泪是金》等,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2019年他曾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最终遗憾与奖项擦肩而过。今年6月,他凭借《革命者》(俄文版)获得俄罗斯“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中国作家。

何建明说,他写作的动力在于值得书写的题材太多,有时候他像被选题推着走,“好故事太多,我无法放下。”所以常常是,他上一秒还在跟某些单位的领导采访,下一秒就去追问街上的摊主商贩。还有一些选题是他本来不感兴趣,到现场一看,突然兴趣盎然,“写港珠澳大桥那次,我是硬着头皮过去的,结果一到地方,天呐,实在太了不起了!采访结束我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去写,整个人都是兴奋的。”

有人说,何建明的文字带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民生情结。那是因为他心里装得下外人,眼里看得到世界。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身为报告文学家的他敢于直面真相,始终严于律己,一步一个脚印。2008年,52岁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何建明要比别人表现得更好一点,才配得上‘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他还说:“无论我今后干什么,我都无法放弃手中的笔。”如今回头看,他已经做到,并且还在坚持。

快问快答

S=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H=何建民

S:您平时如何克服拖延的毛病?

H:所谓拖延就是今天要做的事,拖到明天后天,还不一定肯做,我们写作者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那怎么办呢?克服这个毛病,我觉得人要有正确的时间安排,该运动的运动,该写作的写作,该生活的生活。把任务排好,定下什么时间完成,另外就是要跟自己较劲。比如说我,我很少出去玩,也不出去应酬,采访回来是写作。

S:您获得了那么多奖,还想获得什么样的写作奖项?

H:我想每一个作家都有两个奖是特别想得的。一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中国只有莫言获得了,我们其他的作家,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很想,但是我是写非虚构文学的,难度可能更大,但是我们也不要放弃,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照样能写作。

有一个奖我认为很重要,就是你的作品在读者当中,能不能有好的评价,能不能在历史上留下来,能不能成为经典。经典的作品未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经典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这个奖是读者、时间、历史给予的,这个奖我也是喜欢的。

S:采访了这么多人,哪些人物印象最深刻?

H:四十多年来,我大概采访的有上万人。可以值得我回忆的人也太多了,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实在太多了,没办法说哪一位是印象最深刻的。

S:您平时是怎么发现选题的呢?

H:选择和挖掘题材是一个作家的基本功,也是衡量一个初级作家和成熟作家之间差异性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选题方向都是精准的。我的选题也很在意“精准”,这里精准有几个概念:一个是国家的时代性,第二个就是文学和艺术性,第三个适合我或者我想表达的理想性。这几点在我看来都是比较重要的。

S:您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H:我最近比较关注我的书《山神》所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它是根据黄大发的个人真实事迹写作,所以我比较在意“真实性”与“艺术性”如何去平衡的问题,怎么做到既表现出了黄大发的优秀品格,又能让观众喜欢这部作品。

毕竟想象是可以按个人的艺术境地去处理,可真实人物的故事往往不会是艺术化的。不过生活中也有超越人们的艺术想像。像黄大发这样的人物存在,本身就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所以他的故事就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