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在宇宙星空寻找惊奇故事
刘洋出版的长篇小说《火星孤儿》封面
科幻创作的整体趋势是越来越贴近现实世界,更多地书写人类社会在科技浪潮中的异变与症结,但无论如何,探索遥远的星辰大海始终是科幻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科幻这一文类,自萌生以来,就以陌生和疏离化的阅读体验为其最显著的特征。最早的科幻作品大多以游记探险为主要内容,从未知大陆到遥远太空,陌生的地理环境带给了人们最初的惊奇感。比如,在17和18世纪的科幻小说里,月球是常见旅行目的地。
被很多人认为是科幻小说开端的开普勒作品《梦》,正是一部以月球为目标的幻想游记。他在作品中描写了月球生物的形态,他们如何在月球上寻找水源,以及适应漫长的昼夜交替。但随着人类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阿波罗飞船登月之后,月球带给人类的惊奇感不可避免地随之减弱。这种情况下,科幻作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前往更遥远的星空,寻找仍未被人类了解的陌生世界;二是对像月球、火星这样的邻近星球进行深入挖掘,从其已知的信息中构造出新的奇观。前者如《星际穿越》,后者如《火星救援》,这也构成了太空题材科幻作品的两个主要方向。
我在上小学时开始接触科幻小说。那时候,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作品是美国科幻作家特德·姜的《巴比伦塔》。它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一群人不断地向上修建高塔,描述修建过程中看到的各种景观。故事的最后,塔顶触到了天穹,人们凿开天穹,钻进去,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最初的地面。
另外一部印象深刻的小说是刘慈欣的《微观尽头》,与《巴比伦塔》精神上很接近,讲的是科学家在试验中用高能加速器打碎了夸克的基本结构,发现整个宇宙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变。这两部小说都设想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宇宙结构,读起来很有新奇感。表面上看,它们不属于传统的太空题材科幻小说,但却涉及了比一般的星球、星系更为宏大的宇宙构造。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开始写作科幻小说。最初的契机是我选修了一门科幻类的课程,结课要求是要写出三部短篇科幻小说。后来,这三篇小说都发表在了不同的杂志上,这也是我正式出版的最早的三部作品。三篇小说中有一篇叫做《迷雾》,可算是第一类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品,讲述了一种具有集群智慧的雾状物质如何在太阳系中弥漫,并最终被人类消灭的故事。
至于以人类熟悉的星球为背景的第二类太空题材作品,我写得相对较少,且多以月球为背景。我对月球一直很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和我看过的诸多月球题材的科幻小说有关。比如克拉克的《月海沉船》,让我对“月海”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一度花了很长的时间查阅相关的文献和书籍。
在文献的阅读中,我发现月球的重力场具有一种奇特的分布特征,就是它某些地方的重力会明显超过周边地区,形成瘤一样的局域结构,这就是所谓的重力瘤或质量瘤。我觉得这很有意思,于是写了一篇小说《质量瘤》,设想这些瘤状构造其实是一种声波生物。我的另一篇小说《开往月亮的列车》也涉及月球,其中写到一辆超高速行驶的真空管道列车,在一次事故中被抛到了近地轨道上,列车上的人们无法返回地面,最后想尽办法降落到了月球。
我最喜欢写的,是对整个宇宙的结构进行设定的科幻作品。这类作品是最容易将日常景象和惊奇场景联系起来的。比如《穴居者》,主人公挣脱了当前宇宙的束缚,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看到众多的宇宙泡,并最终得知了所有宇宙泡产生的源头和机制。
2018年,我出版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火星孤儿》。长篇有足够的篇幅容纳各个层面上的设定和描写。比如,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是一座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站。在太空站上发生的故事,我尽量以写实的方式来展开,比如太空站整体的结构,它如何通过旋转来产生重力,它内部的大气和磁场,等等。这一部分和传统太空题材科幻作品的写法是一样的。
但这个故事里又出现了很多超出寻常的奇观场景,包括弥漫全球的停电和火灾,以及从地下升起的神秘石碑。这些奇观的来源根植于一个更深层、更宏大的设定,即存在一个二维的宇宙空间,重叠在我们的三维宇宙之上。并且,在二维宇宙中还存在智慧生命,他们正想办法和人类建立联系。为此,我围绕二维宇宙建立了一整套设定,首先是二维宇宙的物理学和化学,再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二维生物的生理学特性,最后是他们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生态。
我在一篇论文中曾提到,在进行长篇科幻小说的设定时,最重要的是将所有的设定联系起来,使其交织成一个设定网络,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逻辑性,而且会让笔下的虚拟世界显得更为真实。比如,在一个以异星为背景的科幻作品里,首先应该明确这个星球所具有的自然条件——重力、大气、磁场等,然后以此为基础,设想星球上出现的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特别要注意使其和自然条件相匹配,然后再根据这些生物的生理特征来建构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等。也就是说,设定是分层次依序进行的。
可以说,《火星孤儿》就是对这一理念的一个实践,当然,这本小说并没有将这些复杂的设定完全呈现出来,因为很多设定的板块并没有出现在叙事的线条上。但是我在其后完成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井中之城》和《裂缝》,与《火星孤儿》共享了同一个世界观,可以通过这个三部曲来完整地了解我为整个世界设定的全貌。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科幻创作的整体趋势都是越来越贴近现实世界,更多地书写人类社会在科技浪潮中的异变与症结,但无论如何,探索遥远的星辰大海始终是科幻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一传统主题在上世纪的美国科幻黄金时代最为鼎盛,在新浪潮运动和其后的赛博朋克风潮中逐渐衰落,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复兴的势头。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天问系列火星探测任务的顺利推进,读者对航天和太空的兴趣也与日俱增,相关题材的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大众视野。
对于像我这样的科幻作者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有担心。当航空探索活动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之后,这类故事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惊奇感了,也就极大地提高了创作的难度。但也正因如此,科幻文学才有机会触及更广泛的阅读人群,并引发更普遍的社会共鸣。
(作者系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讲师。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流光之翼》,长篇小说《火星孤儿》等,曾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引力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