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年写作的生命感喟与人生表达 ——王彦山诗歌论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龚奎林  潘泽孚  2022年09月02日15:10
关键词:诗歌 王彦山

作家们坚持自己的创作,进入中年之后,尽力在题材、语言、叙事等方面创新,生发出自己成熟的稳定风格,就形成了中年写作这一写作状态,与阿多诺、萨义德提出的“晚期风格”相似。因此,中年写作,是指在人生成长进程中,越过了青春期的激情写作,开始进入沉静和自由的创作个性期,穿越现实和历史的思考,灌注对人生世界深刻认知的个人经验和深刻内敛的主体态度,在词与物的审美拓殖上呈现个人经验的自由表达,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美学风格。中年诗人王彦山,在出生地山东与工作地江西的对望间,经受人生体验的认知和生命困境的催发,致力于诗歌创作和文学编辑。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彦山放弃了青春期的激情书写,以理性沉静的写作姿态思考传统与现代相交的哲思和艺术经验。他的诗歌被誉为具有杜诗般的沉郁感,又善于在开阖壮阔中观察生活的极细微处,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思想魅力。其代表作《大河书》收录了140首诗歌,体现了作者从作品文本到诗性精神系统性地追求过程,映照出了诗人所见的当下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状态,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在现代生活冲击下如何寻找精神出路的思考,是作者诗歌艺术的阶段性总结和创新性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年写作特征。作为孔孟之乡的游子,与赣鄱文化相融之后,无形中把江右绵延千年的锦绣严密和齐鲁的醇厚任侠进行了巧妙结合,形成了质朴而深厚的艺术风格。本文着重从日常生活的创作题材、散文化的创作风格、古典与现代相融的诗性精神、中年人生的哲学思考等四个方面来剖析王彦山的创作特色。

一、日常生活的创作题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又具有主观能动反映。”所以,一切的文学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都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现实,如果脱离了实际,文学创作将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但任何文学作品都绝非是对现实的镜像记录、依样画葫芦,而是对生活进行艺术的加工,成为高于生活的审美对象。王彦山的诗集《大河书》也是如此。诗人通过对日常性事物的洗涤,在世界和内心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同时以独具个性的诗歌语言来表现既不事于浮华也不耽于清谈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当下快节奏社会的人文关怀。

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我国大多数诗人所恪守的优良传统之一,现实主义作品从古至今也是佳作不断。从先秦的《诗经》,到汉乐府到古诗十九首再到杜甫白居易的诗,都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除了诗歌以外,还有以其他文学形式呈现的现实主义伟大创作,如《史记》《儒林外史》等。这些都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是为历代国人所继承的,也说明了关注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会永久流传。《大河书》140首诗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大量的对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景、事等题材的描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诗:一是叙述日常生活之诗,一是抒发生命感悟之诗。

首先能深切感受到的是诗人对于亲情的执着与愧疚之情。在叙述日常生活之诗中,很容易发现,把亲人朋友作为创作对象是《大河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源于诗人对于亲人的深深的执着之情。其中,以女儿为题的诗多达七首,如《把一个孩子养大》《听王子今弹琴》《看王子今跳舞》《给王子今》等,主要收录在第二、四、五辑之中。为人父的身份赋予了诗人完全不一样的新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如在《把一个孩子养大中》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很像一门手艺活/家传再好/也要从一笔一划学起,急不得/也不宜过缓,言传和身教一个都少不了…直到被训练成一个技艺纯熟的手艺人”,诗人采用了一个极恰当的比喻,表达了一个父亲抚养女儿的真切感受并提出了自己养育儿女的方法——要像艺人打磨璞玉,既耐心又不过缓。同时诗人也在提醒人们正确养育儿女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全书有28处提到“女儿”,可见女儿在诗人心中的珍视程度。对于自己的父母,诗人除了敬爱,也饱含着一份愧疚,因为齐鲁文化出走的游子,在南昌回望故土和家园时,总免不了对父母的思念。与母亲生活两地,相隔几千里,长期没能侍奉在渐渐老去的母亲身边使诗人内心充满着愧疚之情,有感而发之下写给母亲的诗就有五首。在《我的母亲》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话:“2016年/我,不在您膝下,已16年/又是母亲节,下午,我拨通您的电话……母亲“哦”了一声,并没有太多话要说……一番生人般的推让”,短暂的对话、无力的对白,我们感受到诗人那能透过纸面的愧疚、心酸与无奈感。诗人对于父亲同样饱含愧疚,但与母亲相比还多了一分生疏,《我的父亲王传亮》写道:“我南下求学,在成为异乡人的路上越走越远/偶尔回家,坐下来一起喝几杯/我们客气地碰杯,然后再无话可说”,与父母的感情的淡化是诗人远赴异乡带来的后果,也在心中渐渐积郁了一份未尽孝道的愧疚。关于友情,诗人很珍重每一位朋友,在《与先生书》中如是写道:“先生,上乘富饶之州一别又是月余/谨遵师训,每日读书,写作,安身立命/贪玩,不再耽于物/疏离,不再卓而不群/满腹离骚,付于一纸烟云……想起您的耳提面命,人生奥义,如沙鸥翔集/行路难呵,先生,八面来风中/请示我玄机”。诗人不喜应酬社交,又生活在异乡,“先生”被诗人视为老师,言语之间透露出诗人的尊敬,想来也是一位风雅高深、博学笃志之士。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诗人喜欢借用日常工具来抒怀自我的心灵旨趣,比如酒、茶与紫砂壶。在《大河书》中,专门写茶和酒的诗歌就有九首,如《酒歌》《茶,1983》《问茶记》《夜饮记》《酒诂》等。乱世枭雄曹操曾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更有传说狂放诗仙李太白无酒不作诗,留下“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将进酒》)的豪言。对于王彦山来说,饮酒不仅是喜好,更是排遣孤独、忧愁的必需品。正如《酒歌》中所言:“那蒸腾的孤独,只有我还坐在一条江边/独酌,那偶尔跳上岸的过江之鲫/便再也没有回到故乡”,对于生活在异地的诗人,那股挥之不去的乡愁总会在独处时飘出,唯有酒才能帮助他短暂祛除。而茶,就像生活的调节剂、镇静剂,让诗人能够在现世的重压下得以喘息和思考。又如《饮茶记》所写道:“在内陆省的一张床上醒来/我看见我的余生/并不辽阔,相反/在精确标注的版图上/我日渐缩小,缩成/一把紫砂泥抟作的壶/壶里一撮茶叶的肉身/一炷热水,我便急遽醒来/带着前世的风霜和雨露”。甚至连茶壶也被诗人收入笔下,因为诗人喜欢收藏、把玩、鉴赏紫砂壶,一首《问瓷记》妙趣横生:“用一千多度的窰火/拷问你,锻打你,改变你湿气过重的肉身/那流遍你全身的/是不屈的泪水”,看似是在写茶壶,其实还暗涵着诗人的人生思索。从诗人对于茶、酒的喜爱中,我们可以察觉到诗人身上散发出的古典儒士的气息,诗歌的风格也带有古典韵味,这点将在后文详细分析。

再次,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也是满怀同情与关爱的。在诗人敏锐的目光下,自然也不会错过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所见所闻,因而创作了许多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描绘的诗歌。《你们》《蛤蟆街》是写隐藏于繁华都市角落的底层女性:“偶尔有年轻人光顾/飘忽着/像个春天”,“只有当母狼嗅到/另外一头母狼闯入的气息/打上门来,揪扯着你们的头发”,这里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对底层女性的生活常态进行了批评性的同情,暗含诗人对于社会还存在低俗丑恶现象的控诉但又无可奈何之情。《出差深圳》《矿工小史》描写的是城市底层工人的生活悲歌:“工人们光着膀子,围坐在灯下/吃着晚餐”,“他们头上是灯/外面是深圳无边的夜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进城务工的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贫苦辛劳的工作及生活状态。在诗人王彦山的眼中,生活的任何微小之处皆可入诗,例如《早班的公交车》《肉夹馍》《我安享这明净的一日》等。其中《早班的公交车》以惊人的四行短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挤/人人都很安静/上帝给他们每个人派发了/一台智能手机”,使用如此简短的语言,似乎只呈现一个画面,却发人深省,这表现了诗人极强的构事能力。

最后,就是对于生活时事的记录和生命感悟的阐释。以记录体为题的诗就多达16首,如《春节记》《桂林记》《远足记》《蜗牛记》等。这些对时节、旅行、风景、趣事等的记录透露出清新淡雅之感,如《清宴》中“一只鸟掠过水面时/惊动了天上的云朵/桥上车辆往来/少女的白裙翻卷”,如此画面好似一幅宁静的古景呈现在读者眼前。相对于描写人生百态之诗,我觉得对于生命的感悟思索更加富有韵味,主要包括有感而发之诗和对时光的感悟之诗。前者如《春天的河流》《声声慢》《一夜星空》《从此,不再青春》《子非鱼》等,这些诗歌充满了诗人的哲思,具有很强的品读性。在《春天的河流》中写道:“当万物收敛翅膀/沉睡如鹤,只有一条春天的河流醒着/梦中的黄金下沉/直到够到亡者的鳍”。而对于时光的流逝,诗人更加敏感。书中有十首诗歌是直接呈现年龄的,反映时空的变化,如《人到三十》《三十四岁感怀》《中年赋》《生日随笔》等,把中年写作的生命状态如是呈现。其中的诗句不仅表现了王彦山对时光的敏感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体意识的觉醒。如《人到三十》:“对镜自怜时/人生智慧没有如肚腩/一天天积淀/活在这热闹的人间/荒芜,一天胜过一天”,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生活的趣味思索。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不难发现诗人王彦山的《大河书》都在呈现诗人生命中的一切人生感悟,具有中年写作很强的自传性特质。

二、散文化的创作风格

王彦山的诗歌创作,更倾情于散文化的创作风格,又具有叙事诗的样式。如今的诗歌我们称之为新诗,诞生于1917年新文化运动高潮中,是以《新青年》上刊登的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八首白话新诗为标志的作品。随后经过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等一代代诗人们的不断探索、丰富、完善,北岛、海子、顾城、余光中、舒婷等诗人的努力实践,诗歌的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更进一步,诗的散文化特征不断加强。因此,王彦山诗歌的散文化特征也是有根可寻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山东前辈艾青,艾青认为:“强调散文美,就是为了把诗从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风气中摆脱出来,主张以现代日常所用的鲜活口语,表达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赋予诗以新的生机。”从王彦山的诗歌中,我们正好能够体会到艾青所说的特点,如在《歧路别》中勾勒出诗意双绝的唯美画境:“山川依旧/风物依然/大地铺着经年不化的霜/烟囱兀立在地平线上/吐着隔夜的烟之絮语”。山川、风、大地、霜、烟囱、地平线,这些自然的和现代的意象,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风景画,极具画面感,彰显了诗人的语言构建能力。微信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国人民最喜欢的社交类软件之一,朋友圈随之成为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新舞台,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淡化,正如《当》中所说,“微信时代/多少换颈之义成为点赞之交”。生活在当今这个网络飞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百姓,必然能体会到这句诗所述的生活真相。微信让信息流通极度便利,但反过来说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真实交流越来越少,人们更愿意在朋友圈里互动,导致朋友之间的关系在慢慢疏远。这里面还蕴含着诗人更深层次的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因为电子信息化的高速前进逐渐僵化疏远?网络的不断发展、生活不断简便化又是否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呢?作者朴素平易又带有时代特色的诗句,饱含了对于网络社交发展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的时代忧虑。

王彦山的诗形无拘无束,散文句式中充满诗意的美,如组诗《三月之镜》古今结合、散文化极强:“赣江之水浊兮/三月入夜的豫章故郡/船在入港,锚划开一条鱼的胸膛/只有石头还没有开花”,“江湖变色,我枯坐/到魏晋,也没有等到/一封春秋来信”,深入历史,信马由缰,纵横捭阖,以点带面,极尽能事。其实在艾青之前,还有一位五四白话诗人先驱康白情,他以富于色彩的语言写出了当时青年人的进取的精神和乐观的心境,在描写与抒情之中自有一种“新境界”,如《和平的春里》:“遍江北的野色都绿了:柳也绿了/麦子也绿了/细草也绿了/水也绿了……和平的春里还燃烧着几团野火”,朴素得几近单调的诗句勾画出了江北春野之景。到如今,从王彦山的诗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前辈们的创作理念痕迹:“桃花伪装成病人/在逼近/春天拒绝/做真医生”(《三月之镜·八》),桃花、春天分别被比喻成病人和医生,幽默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雨后新晴/一个城市的肺呼出更多的/风轻和天高/那电路板样运行的城市/越是繁忙,越是荒凉”(《晚读》),好似一幅立体的雨后城市运行图清晰映入眼帘,表明诗人很善于抓住瞬时的生活场景,利用常见意象,通过词与物的组合、变形、陌生化方式,重构语言的内涵与外延,带给读者以散文诗的感受。

虽然王彦山的散文化诗歌给读者一种朴素平实的印象,实则诗歌语言中饱含着诗人透过历史与现实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哲思,只是被王彦山以精湛的隐喻和博喻的构事手法所掩盖。“风/这醉醺醺的邮差/骑着绿色的毛毛虫/在乡间的田野里穿行”(《酒歌》),“墙头草/被一阵风压弯了腰/风过,又摆正自己”(《中年赋》),“一朵哪都不去的云,早已坐化/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忆故人》,这些大量运用比喻修辞的通感诗句,把诗人在不经意间表达的思想,借所用物象之口说出来。如《蛤蟆街》中,诗人就通过“后现代的雏鸟”“鸟笼”“细小的骨头”等进行了巧妙的意象构建,诗人抓住了“吃”这个关键动作暗示,在现实的与诗歌中的蛤蟆街之间架起了一座隐喻桥梁,将一天中短暂的一刻所见化入其讲述的世界体系之中,侧面表现了诗人在一瞬间抓住神髓的观察力和将之合理重构于现实的创造力。以上就是对王彦山诗歌的语言和形式风格的分析。

三、古典与现代相融的诗性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地域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不一样的文化基因。王彦山是一个生长于鲁西南的北方汉子,齐鲁大地乃是孔孟故里,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注定了诗人从小就接受的儒家文化熏陶。但他成年后求学于南方,长期定居于南昌,又受到江右千年文化和南方都市的熏染,这让我们得以在王彦山身上发现南与北、古与今的文化结合,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艺术和诗性精神世界:古典美与现代意识的结合。

《大河书》不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古典之气,同时给读者塑造了一个现世儒士、隐者的诗人形象。而古典之气首先体现在诗歌大量的古典诗词、名人典故的化用上,全诗有不下30处地方化用了古典诗词,从先秦到唐宋的为人所熟知或不熟知的诗词典故,都化用在《大河书》中,尤其能发现诗人对于老庄、陶渊明、李杜和小李杜、苏辛等各个时代文坛巨子的喜爱。如“两条涸辙之鱼相呴着”(《我们》)出自《庄子·外物》;“猫和鼠,咬住同一条玄而又玄的子非鱼”,引用自《庄子·秋水》;在《酒歌》中“手可摘星辰/嘘——唯恐我们的喧哗/惊动天上人和语文老师/那直挂三千尺将断不断的涎水……”,这里更是化用了李白的《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中的诗句。而这些名宗大家都有一个特点,他们能清晰认识到现实世界的束缚,向往自由隐逸的生活。读者能感觉到诗人对于古典诗词的化用似是信手拈来,同时又令读者读来感到巧妙而毫不滞涩。显然诗人如若没有对古代文学广博的阅读积累和对文学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对于王彦山诗歌古典精神的理解,以修辞、用典、化句形式化于诗歌的文本肌理之中,这是表层现象,更深层次是存在于精神层面的诗歌内部的古意,从而重塑了诗人的内在气质。通过140首诗歌的阅读,我们能发现诗人对于古代先贤尤其是老庄、陶渊明、李杜、苏东坡等人的崇拜,诗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向古人靠齐:对于茶、酒、紫砂壶的喜爱,隐士般的简单生活(写诗、步行上班、陪女儿、偶尔远游),这是诗人追求的朴拙的古意。诚然,古典美是王彦山诗歌的重要成分,但《大河书》中所体现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高扬,并把它与古典美相结合才更令人惊叹。

诗是社会的产物,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文明的进化自然影响诗歌的建构,邵洵美曾叙述了一个诗学发现中公认的事实:机械文明的发达,商业竞争的热烈:新诗人到了城市里,于是钢骨的建筑,柏油路,马达,地道车,飞机,电线便塞满了诗的字汇。而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且还给知识界创设了新的文化意识和话语环境。因此,王彦山作为与新时代同步成长的诗人,他站在了当今的时代土壤和社会语境中,将其独有的深入灵魂的古典气质融入到被时代唤醒的个体意识中,构建并呈现出独特成熟的诗性国度。如在《访陶渊明不遇》中,他说:“后学们拨通东晋吏部的电话/打听你的近况,答曰:此人/已移民俄罗斯,正与一只/叫阿赫玛托娃的西伯利亚鹤/对饮”,诗人通过大胆的想象,将古典与现代进行了独特的融合,令人叫绝。

其实将古典与现代融合是极不容易的。单从词本身来看,两者似乎就是矛盾的。因此,我们在诗歌中,经常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个人理想与客观现实世界的冲突。如在《醒来》一诗中写道:“一匹现世的瘦马在江湖上走了多年/今夜谁为你掌灯?/谁为你夜半起来添料?”又如《云游记》中所说:“火车在爬坡/一直爬上云贵高原,从人神共居的云水间/往下一看:呵,四野无人”,我们能从中听到诗人的弦外之音,诗人试着融入现实,但却发现道路艰辛,就像是一个披着21世纪外衣的古儒,只能守护着内心的一方净土,砥砺前行。

四、中年人生的哲学思考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有的诗句都不是简单的社会现象复述,而是内心世界与生活真实共鸣碰撞之后的发掘。由于诗人阅历的开阔,艺术审美的加深,中年往往呈现青春期诗人所难以达到的高度。王彦山在人到中年之后,一直思考着中年写作沉稳内敛的写作状态,以及如何抵抗当下的焦虑获得精神的自由和审美的自觉,因此,其诗歌文本映证着一个以中年自称且充满中年焦虑感的诗人形象,也呈现着诗意栖居者的探寻。

对于年龄,诗人是十分敏感的,在前文已经提到过有不下十首诗歌是用来写自己的年龄的,他之所以喋喋不休地在文本中进行时间的叙述,那是因为时间在改造着每个人的认知。诗人发现自己人到中年,每天送女儿上学、做饭,闲暇时则读书写诗,或品茶喝酒,或把玩紫砂,既有人生惬意的愿想,更有中年焦虑的反思。这是为何呢?答案就隐藏在作品之中,那就是来自于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父亲与儿子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女儿上小学了,父母渐渐老去,加上诗人远离故土,漂泊异乡,更是增添了不小压力,各种因素综合之下,才导致了中年焦虑过早的出现。在《中年之痒》中,诗人写道:“向晚,客厅里独坐/碗筷摆上餐桌,女儿还没回来/古人之忧和今人之痛,在我身上/拧紧同一颗螺丝。”中年的人生状态和内心独白不言而喻。在《女学生》中,“在放学的路上,你高高扬起的十七岁的脸/像一盏刚出窑的玲珑瓷灯,照亮/迎面走来的一支颓然的中年之烛”,仿佛任何日常的所经所见所闻之事,都能引发诗人对中年的感叹,夹杂着苦闷与淡淡的无奈。诗人发出的感叹并不仅仅代表个人情感,还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中年焦虑:这是一个节奏迅速的信息时代,带给人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出差深圳》中所描绘的城市装修工人,在几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以及在《矿工小史》中,矿工得下到500多米的矿井下,看见华北平原生火做饭腾起的煤烟时,不应该忘记工人的奉献,就像最近流行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诗人以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的城市装修工人和矿工为代表,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也暗含着对这些新时代劳动工人默默奉献的赞美和致敬。

而应对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以及中年焦虑,诗人在作品似乎显得有些消极避世,在诗歌中通过“一头厌世的犀牛”“厌世而不混世”等话语,寻找诗意的栖居和心灵的“隐逸”。王彦山与古人对话,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访陶渊明不遇》《这几年》等诗就塑造了一个“闹市隐者”的形象:“闲来读史”“偶尔写诗,但也不是非写不可”,经常醒来“夜饮”“爱茶”,“看王子今跳舞”,这些似乎就是诗人生活的全部。但这些只是表象而非诗人内心深处的思想,他提出了应对世俗的“谵妄”之法,那就是保持“澡雪的精神”,即要“坚守内心,保持本真,耐心的对待现实的不断骚扰,在砥砺中前行”。王彦山并不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这是符合他的特质的——一个骨子里隐藏着古典气息的儒士,这就是中年写作在阅尽红尘之后思考人生归途的哲学问题。正如吴思敬认为:“中年写作却伴随着理性的回归,使诗作增添了沉思的品格。青年时代的浪漫、张扬与中年时代的沉着、宁静,与其说是年龄的差异,不如说是人生经验的不同。青春期的内心风暴通常是由于外部世界与身体的信息能量大量注入心灵造成的。对于中年人来说,不断沉积的外部经验被纳入深层心理结构,使他们看待世界时就有了多种角度与选择,这样当一种新的经验进入诗人心灵世界,会引起同化与顺应,却不一定能掀起情感的巨澜。”王彦山在《这几年》中郑重表示所厌恶者无非是“官员的嘴脸”“江湖上一个个混世之徒”“根子上烂掉的写作者”“酒肉之徒”。在其他诗歌中也可以看到诗人对于现实中丑恶与不公的锋利批判,例如《冬天了》:“一枚不被应试教育承认的蛋,冬天了/……她不想上幼儿园,只想/……”这是对当下应试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抹杀的不满。诗人在批评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沉思和重新建构。如在《凉水澡》中他说:“即使现世如泰森的重拳/一次次把我们逼到角落/狠狠打击,我依然会把开关拧到最大”;在《年少时》中也写道:“偶尔,我会在黄昏/像一阵炊烟出离,又像一匹神马/精骛八极,回到结结实实的大地”。这是他给出的答案,也是想传达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一切都在建筑,一切都在流逝”的快节奏时代,即便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仍然要保持不变的初心,去热爱生活,感恩生命。正如诗人《生日随笔》中所说“感谢一切不可饶恕的/过往,还没有低头……感谢植物/让我谦卑,使我明白: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当人生如寄,我等也不过/一介草民”。是的,常怀感恩之心,自会少去很多现实的烦扰。我们面对生活总有诸多的如意与不如意,但我们的心灵只要保持干净与纯洁,人生总是美好的,这是王彦山诗歌想告诉读者的很重要的思想。

五 结语

总之,作为中年写作的代表,王彦山穿越现实和历史的思考,自觉抵制外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侵蚀,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和独立风格,诗人尽管陷入了冲突的境地,却始终能保持对内心的忠诚。对于向往自由灵魂的王彦山来说,他渴望诗意栖居,愿意静心思索隐逸的理想,追寻生活的终极意义,因此,诗人在创作中融入对人生世界深刻认知的个人经验和深刻内敛的主体态度,将时代烙印浓缩于字里行间,将自我古典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向读者展现了中年诗人的自我世界与诗歌地理。

 

作者简介

龚奎林(1976-),男,江西新干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潘泽孚(1997-),男,江西铜鼓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学研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