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专业、真诚且富有温度的平台 他们将生活中的一切酿成甘甜的文字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重点栏目“本周之星”年度评点印象
2019年12月,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新版页面上线。原创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新颖度进一步提升。为激发创作、鼓励原创,网站不断推出一系列举措,力争为原创作者打造更广阔的平台:新增推介优秀原创作者的“本周之星”栏目,作品文本配发特邀编辑撰写的点评,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同步推介;成功举办原创频道征文(小说)大赛和原创频道征文(散文)大赛,发掘小说与散文新声;与《天津文学》《诗选刊》《散文选刊》《大江文艺》等多家文学期刊和《梵净山》《秦都》等文学内刊陆续开展合作,定期推介原创频道的优秀作品;编辑出版《灯盏: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目前,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已有注册会员近10万人,日均投稿量最高达五百余篇。
为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推进原创频道建设,让其发挥更大影响力,10月20日,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工作会在河北易县举行, 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部分编辑,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特邀编辑野水、刘云芳、卢静、范墩子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作家网总编辑王杨主持。大家认为,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为基层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不遗余力牵线搭桥,拓展了文学生存空间,让写作者能够充分参与到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第一现场,激发了基层的创作热情。随着用户数量日益增长,原创频道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特有的传播优势,联合传统纸媒,形成一个立体多元的文学矩阵,更好服务基层作者,想作者之所想,切实帮助基层作者提高创作水平,成为原创频道需要深入思考、积极应对的一个课题。同时如何加强与作者的联系,增强互动,维护好作者资源,提高原创作品特别是“本周之星”栏目的作品质量,也是大家需要共同为之努力的方向。
我们邀请了原创频道重点栏目“本周之星”的三位点评人,总结他们眼中的年度评点印象。
——“本周之星”栏目主持人 邓洁舲
打磨现实的火彩
□谭 杰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本周之星”栏目小说/散文组点评人)
2023年“本周之星”入选作品依然散发出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多数作者倾向于将个体经验与时代、集体记忆紧密融合,关注时代、现实与生活,尤其是重焕那些被忽略、被漠视、被遗忘的群体、记忆、民俗的光彩,关注普通人日渐消匿的生命轨迹以及他们在纷扰世界里的精神走向,在“习焉不察”和“微不足道”中敏锐感知,发掘新意,在对现实的解读中更新文学实践,建构文学审美。
散文篇目里,写景抒情类的散文在优美之余也有哲思深度。《旷野三章》于萧肃冷寂的旷野发现缄默不语的生机,成就旷达雄浑的生命之美。《耳朵里总养着几只鸟》兼具诗性与哲思。《写给南浔的组章》移步异景、以景入情,南浔的过往历史与南浔的水景一起流动不息,而作者的所思所感也随之一起波动,与北方乡土的凝重、苦难不同,这篇散文呈现出的是人在画中、乘舟赴星河的江南风情。
同时我也注意到,有更多作者将目光投向山乡旧貌与家族往事,注重于民俗、时节、农忙、乡野中建构自然审美,通过对当下现实与过往经验相对照的文学实践,重焕精神回溯的力量。《大寒:一朵梅丈量到春天的距离》《冬事杂忆》都是书写记忆中的“冬”,于时序节气、自然物候、乡村风俗的经验和想象中,融入对当下人和事的体察,记录时光流转、时代变迁中内心留存美好的希望和期待。《火灰里的童年》的烟火气和怀旧气更加浓郁,在秩序井然的现实生活中,热腾腾、闹哄哄的童年更有趣味,富有生机。《墙根下的缩影》中,由对祖父的追忆写到童年生活情态、故乡风土人情、村庄过往风貌的日常记忆,完成对当下乡村生态的思考。《北方的庄稼》不仅呈现深具中国传统意味的农事乡俗、婚丧嫁娶、物候天气里的人情世故,更写出了它们在时代情势下的传承和变化。《圪塔院记忆》将时代变迁与对故乡的回望互相重叠,日常生活的更迭与亲人的悲欢沉浮,交织出生命经验和情感本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朴素生活里生长出的生命力量。
总体来说,散文类的作品普遍具有真挚的审美意趣。作者们乐于回忆或记录生命体验和认知,并结合时代进行对照,在追忆往昔中辩证思考,将看似简单的个体经验通过文学书写转化为整体性精神记忆,使文学表达的意蕴更加丰富。
小说类作品中,作者们更多地选择立足于现实主义创作实践,从现实生活出发,尽力摆脱经验的拘囿,在有限的篇幅里承载更多现实观察和思考,在语言表达和叙述结构等方面更加成熟,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有意识地将人置于时代洪流和现实场景中,外在是现实生活的逻辑,内在则是复杂丰盈的经历和感知,而且更注重通过生活细节和内心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增强人物性格的延展性和鲜活的生命力,从而使文本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小说《水渍》通过一片“水渍”引发的装修纠纷,勾连起王芳的童年记忆、家庭生活和工作,集合三种矛盾,尽显当下都市中年女性所面临的琐细繁杂的现实困境,扑面而来的外界烦扰与波动流转的内心情绪产生强烈冲击。小说的亮点不仅对女性面临的“一地鸡毛”的现实难题进行了再现描摹,作者更有意将这种现实的冲击反转为女性向生活冲锋的势能,完成对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坚韧品格的新解读。小说《盗戏》也是以女性视角入手,以“戏”为内核,以汤知碧婚姻中意外出现的插曲为切入点,看台上李秀英演完从夫妻恩爱到离心反目的半本戏,台下的汤知碧忍受委屈在内心走马半生,勇于自证清白,完成了对情爱、婚姻从笃定到坍塌,再到释然的历程。通过女性细腻的内心剖白和敏感的情绪流转,抽丝剥茧地展现女性在现代生活,尤其是两性关系中面临的生活难题和情感困境,在对照中书写女性人格的现代性转变。当代社会语境中讨论女性独立,早已不再局限于“每个女人都应该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和每年五百英镑的收入”,还包括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与情感独立,及其带来的自信坚定、处事不惊,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擅长的领域等为代表的新价值观。这些时代风貌下凸显的女性蜕变,被作家们敏锐捕捉,同时也细腻地展现出女性身上所蕴藏的对抗世界和改变逆境的力量。
《高楼湾》和《拘魂枕》是两篇书写北方乡村的小说,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当下乡村生态,探究农村年轻人的来处和去处。《高楼湾》写北方乡村的热闹与凋敝,写农村婚丧嫁娶的陋习和陈旧观念,写乡村年轻人的务实能干,写生活的重压与生死磨难,写乡村淳厚善良的质地里滋养出的生命活力。《拘魂枕》则通过农村迷信的传统技艺“拘魂”,展现进城后被城市化的农村人如何面对乡村的“黏性”。作者写了两代人因为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而产生的隔膜,写城市的疏离和村庄里互相帮扶的温暖,写现代化进程下城市与乡村生活的复杂变化,探寻在城市和乡村巨大发展差异下人们如何弥合情感的落差和缺损。
短篇小说受篇幅影响,要求在有限的文本中截取典型情节,通过细节、对话等塑造人物,尤其是准确聚焦精神世界。架构好故事的同时,艺术技法的突破和精神层面的深省,都是读者的阅读期待,也是作者们努力的方向。
今年“本周之星”有不少令人惊喜的作品,在文本的完整、新颖和深刻性上都有所突破,体现时代、现实、情感的丰富和复杂。当然,部分作品也存在一些瑕疵,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细节处理是否深入生活的肌理,情节枝蔓是否冗余到需要修剪,铺陈是否有堆砌之嫌,逻辑的通达能否禁得起推敲,下笔前是否理清了要表达的思想内核,采用的技巧是否能衬托起故事,而非相离相悖……可以看到,作者们也在不断反思、尝试和实践,相信他们会继续精进,也期待更多好作品。
茂盛中生长的可能性
□杨碧薇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本周之星”栏目诗歌组点评人)
“比月光还轻的撞击声/携着一抹春色/在渐渐厚重的曙光里飞扬”,2023年1月13日,黑龙江诗人徐赋以一组《月亮下的篝火》拉开了中国作家网2023年度“本周之星”诗歌舞台的帷幕。正如徐赋诗中所言,“何其茂盛”——在2023年,“本周之星”选用的诗歌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茂盛”的态势,它们在竞相开放的同时,也孕育着蓬勃生长的可能性。
在我点评过的诗作里,印象较深的有原莽的《人间如此辽阔》和李日清的《九月诗抄》。匿名的点评方式显然与“知人论世”或“作家作品论”绝缘;既无“捷径”可走,点评者便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地去抚摸、揣摩,感受陌生人文字中的欢喜与悲伤。这个时候,点评者既要大胆相信自身的判断力,又必须小心翼翼地贴着文本走,在阅读中积极地反观、调适自己的认知。
比如,在读到《人间如此辽阔》时,我意识到这是一组完成度比较高的诗歌,已彰显出一种整体性的风格特征。诗人的写作路径大致是以诗叩问存在,直指永恒性和本质性的命题,并且能避开说理之空,将文字尽可能处理得深沉、充实,从而揭示诗歌背后的某种普遍性、本质性。我猜测作者应该有不短的诗龄,不可能是新手。果不其然,本期栏目正式发布后,我第一时间注意到作者的简介:“14岁开始发表诗作,早年在《诗刊》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过作品。”相比《人间如此辽阔》中感性与哲理的结合带来的阅读趣味,《九月诗抄》带给我另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组与劳动有关的诗歌。劳动在诗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组诗的母题。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生存方式,“劳动”这一题材在当代汉语新诗里其实不算显眼。从这个角度来看,《九月诗抄》这一类诗的出现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它在一个经验普遍“悬空”、人类不断远离大地的时代,用“在场”的书写,呈现并探讨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重新激发我们对“诗与劳作”的思考。难得的是,作者有十分灵敏的诗意感知力,能够从日常生活和具体事物中提炼出属于诗的那部分东西。他常常有诗意的独到发现,笔墨从容节制,书写姿态有难得一见的放松感。本期内容正式发布后,我也注意到李日清的简介,他是中国煤矿作协会员,其工作经历应该与煤矿有直接的关系。这份介绍从侧面佐证了我的阅读判断:在诗人笔下,劳动是一种及物的、充满血肉的存在;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从诗人的个体经验中涌流出来的。
可以说,“本周之星”像一个小小的诗歌数据库,每次都能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悟和启示。结合作者群体的构成,更不难理解这些诗歌的丰富繁茂。其实,阅读这些诗歌时,我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体会,那就是一次次地惊讶于庞大的基数:中国的诗歌群体之广、人数之多或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海边、在高原、在塞外,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或写作,与诗歌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基数之庞大,意味着写作热情之高,意味着新诗整体质量的提升——这种提升既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在时间维度上,它证明了新诗传承的有效性:一些诗学观念,比如叙事,经过数代人的实验,在今天已经成为共识,成为广大诗人能熟练运用的基本技巧;在空间维度上,它又佐证了新诗传播的有效性:互联网加速了新诗的传播,如今,天南地北的人们可以通过共时的知识分享,更大程度地实现新诗的资源共享。一个生活在东北的诗人很有可能在遥远的西南边陲找到他的诗歌知音,而一个小镇诗人与另一个大城市的诗人,可能在尚未照面之际,就率先指认了同一套文学观念,在写作志趣上遥相击掌。
当然,“本周之星”的诗歌,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不足。对此,我最大的感受是语言复杂性不够。在本栏目中,常见浅白、明快的语言,罕见曲折、纵深的语言。究其原因,这既与作者的语言掌控力有关,又与作者的感受力有关。一是一部分作者尚不具备纯熟、高超的语言掌控力,能使用的语言资源有限,下笔时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二是作者对所写事物的“专情”程度不够,凝视得不够深,观察得不够细致。其实很多时候,诗歌的神韵正是从细微中来,处理好细节,才能更好地把握整体。对此,我的建议还是希望大家能尽可能地打开审美的大门,进行更广泛同时也更持续而深入的阅读;多观察、多对比、多思考,虽然勤奋练笔很重要,但重复无效的练笔是不必的,或可等待新发现降临时,再写下一首诗。如果,你的新发现暂时没有到来,那就把精力交给阅读和积累。
据栏目主持人邓洁舲介绍,“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这已然说明,虽然一部分入选诗歌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但都已经是优中选优;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茂盛的绽放中,还蕴藏着继续生长的可能性,正如本年度入选诗人森森所说,“它们伸到哪里/哪里就会,枝繁叶茂”(森森组诗《向日葵》之《火山榕》)——而这正是汉语新诗的希望所在。
新诗从来就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文字游戏,它始终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华民族的文明构建更是不可分割。新诗的传播、新诗观念的检验、新诗经典的诞生,都应该放在具体的实践中,而非空谈与围观。可喜的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本周之星”栏目,恰好是这样一个专业、真诚且富有温度的实践平台。
在生活深处采蜜
□刘云芳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本周之星”栏目散文组点评人)
散文是离生活极切近的一面镜子,从体裁上讲,它具备记录生命轨迹、抒发情感的优势,因而其创作者的基数庞大。在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作者们借文字描绘自己在时代脉搏下的个体经验,或是远去的记忆,或是故乡风物,或是人物命运等,通过不同路径抵达精神深处。纵观本年度原创频道发布的散文作品,基本上呈现出当下文体创作的生态,既有诗意婉约的短章,又有深入开阔的大散文。从题材方面来看,更是百花齐放,呈现出较为丰富的书写面貌。
以亲情为主题的作品一直占极大比重,但同质化的问题始终存在,我们总是期望作者能深入下去,寻找个性化的表达,使文章不只抒发个人情感,实现自我记录,还能展现出生活的多面、人性的复杂。我们不时也会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它们像沙尘里的明珠,一出现就吸引了编辑的眼睛。如鲁北明月的《清明 清明》,以清明时节回乡为主线,写出了父亲、母亲、外公、小姨等人物跨度几十年的命运,文字在现实与回忆间不断切换,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藏在生活表相之下的深情与遗憾。静河的《尘封的胡同》同样写家族史,则以另一种方式切入,同时融入个人的成长,回忆的气息绵密、悠长,仿佛胡同里的那些人都是镶嵌在作者生命中的琥珀。西贝侯的《疙瘩院记忆》、萧忆的《旧事录》在书写家族故事的同时,融入不同的地域风貌、民俗生活场景,使文字更加宽厚、更具艺术质感。马婷的《血脉》一文,家族中的一段隐秘往事给“我”的成长带来种种疑惑、隐痛,读来让人唏嘘;而作者也让我们看到,“血脉”不仅包含老一辈渴望有男丁延续香火的执念,也有相互之间的谅解、释怀,以及“我”对妹妹的种种牵念,其中的滋味难以言说。
王贺岭在《与大树为邻》中描述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历程,树的姿态与作者本人的心理活动相互映照,又融入与父亲的亲情互动,文字遂有了温暖、飞扬的气质。同样以树作为“药引”的作品还有徐春林的《我家房后有一棵樗树》,讲述了奶奶一生的遭遇,以及村庄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结,既有现实层面的叙述,又有抽象意义的发散。黄其海的《钢琴贴》从少年时寻觅一支青竹做笛子写到自己的后辈学钢琴,声音、乐器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乏动人之处,也侧面反映出人们生活的变迁。
回望故乡、书写故土几乎是所有作家的本能。徐琳的《腾讯地图上那个命名徐家庄的地方》,通过现代通讯工具指认故乡名称,用散文的方式为村庄立传。事实上,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故乡做着注解。正如艾华在《乡村鸟窝》中写道,“鸟窝是乡村的一枚印章”“我们也是村上的那些憨鸟,来来去去,天南海北到处飞,却把村庄烙成印章,时时记挂着那里曾经的窝。”红山飞雪的《旷野三章》以破败的景象映衬乡野的无限生机,笔法老道,颇有余味。北方创作的《北方的庄稼》是一首农耕文明的赞歌,写出了中国北方特有的风土人情。苏万娥的《火灰里的童年》以儿童视角书写儿时在故乡用火灰做各种吃食的趣事,表现出乡野生活的勃勃生机。毕海林的《墙根下的缩影》展现的生活景象,事实上是老一代农民的时代缩影。
日常审稿中,游记的数量也较大,但许多作品中并没有“我”,缺少思想情感的介入,要么堆砌资料,要么像导游词,要么就是流水账似的游览记录。其中庞文辉的《写给南浔的组章》别具一格,温润诗意的语言营造出文才涌动的阅读体验。廖彩东的《轻墨杂弹围屋内外》则以一个走访者的视角,书写围屋的现状和历史,扎实深入,没有给人丝毫的隔阂感。陆相华的《穿越呼伦贝尔》通过旅行这条主线,让人不只看到富饶的江山美景,也看到璀璨的历史尘烟,用轻松自然的笔法带领读者进行一场富有文化气息的远行。
这几年,生态文学成为一个火热的话题,网站也常见此类作品,如李相奎就以长白山为自己的文字道场,在陆续发布“山居笔记”之后,又以“99次探访生命”为主题书写系列散文,花鸟鱼虫都是他关注、描摹的对象,可见其对大地之上美丽生命的尊重,就像他在《99次探访生命(4):白鹡鸰·金花虫》中所说:“对于美,我俯首帖耳。”徐玉向的《野塘籍春草》也以清雅的文字徐徐展开一幅乡村生态图,那些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亲切,令人怀念。王向力的《借山而居》表现出一种快速、高效的生活秩序下,退隐山村、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些作品,有着灵动精巧的修辞和结构,读来别有一番意味。如欧阳杏蓬的《大地之灯》采用散文诗的笔法描述故乡大地上的人,以真切的体验为生命中的一切隐喻。《耳朵里总养着几只鸟》以一种轻灵的方式表现了嘈杂生活中的抵抗与坚守。李汀的《如虫俯地》分为三个篇章,记述了与虱子有关的记忆、雪天里的流浪者以及一位飞奔的少年,作者擅长从一个简单的情景荡开去,浓墨重彩地剖析事物之间深层联系。
常可看到各种回忆类散文,其中不少作品只展现某段记忆,要么流于泛泛,要么虽然生动质朴,却少了可以深入开掘的内涵。诚然,回忆是文学创作获取素材的重要通道,另有“太阳底下无新事”之说,但陷入单一的叙述,以纯粹忆旧的方式单维度地表现过去的经历,往往显得单薄,也会成为作家艺术拓展的瓶颈。如果能与自我当下的生命状态、思考相融合,作品将会更加立体、深邃。而从临摹记忆到将记忆作为发酵剂,形成包含个人情感、思想的精神图谱,或许正是一个作者从自发写作到自觉写作的转变。
总之,盘点2023年原创频道的散文作品,感觉每位作者都是生活深处的采蜜人,将生活中的一切经历酝酿成文字。我们作为“第一读者”,品尝着这蜜里的甘甜。一年将尽,期望在未来的散文中看到作者们更新的文体意识、更开阔的文学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