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文学理论刊物关键词
2021年,不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如同漫漫长河中的一个重要锚点,正适合于供当下的人们暂时驻足,或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或展望未来、擘画蓝图。因此,纵观这一年的文学理论刊物,会发现其研究重点呈现出与时代特征同构的双向性,亦即既面向过去,又面向未来,总体表现出以文学史研究为主、兼顾当下众多新文学现象的纷繁面貌。
回顾、总结与反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此为契机,百年文学史以及百年文学理论史也成为了各理论刊物重点关注的重要话题。漫长的物理时间和复杂的外部环境,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跌宕曲折,不论是文学理论,还是作为文学理论研究对象的文学现场,都发生过若干不小的变化。在追求攀登文学新高峰的今天,对过去的研究历史和经验进行回顾总结,更显得尤为重要。《文艺争鸣》陆续刊发了陈晓明写的副题为“百年中国文学开创的现代面向思考”的五篇文章,从中国的现代文化如何诞生成形、中国现代性与世界文学之关系、现当代文学中人民性与新伦理的历史建构、中国文学对现代文明的书写、“后文明”时代的写作等方面切入论题,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文学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性,以宏观性、开放性的视野对文学史和文学现场加以观照;除去学理性的回顾、分析和总结,还表达了对互联网新时代下文学发展的隐忧,以及对未来文学的想象和期许。
相比于其他年代,学界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关注要更为突出。这是因为,80年代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种种变化,对后来的社会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80年代的文学现象及其研究,同样深刻影响了当下的文学理论与实践。2021年5月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第41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论坛内容以“在当代性视野中重估80年代”为题,刊发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6期,内容涉及到对1980年代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学术界现实情形的回顾和重新评估。杨晓帆则在《开放搞活里的人心、世界——重谈20世纪80年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文艺争鸣》2021年第10期)一文中写道:“正是因为感到20世纪80年代特别地参与构造了我们今天文学知识和学科体制甚至是感知、言说现实的诸种方式,所以有必要对很多常识、共识进行问题化、历史化的处理。”对80年代关注的加强,隐含着对当下文学现场及其研究现状的一种焦虑,这种溯源性的行为,意味着研究者们试图以更深刻的方式去反思和重构今天的文学研究话语体系,也可以视作是对世纪初“重返八十年代”思潮的更为理性的一种呼应。
此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依然是各文学理论刊物的重点研究对象。杜书瀛的《对话:世界共产党人的美学演化——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到毛泽东》(《文艺争鸣》2021年第8期)一文,勾勒出了“世界共产党人美学”的发展历程,简明扼要介绍了列宁、日丹诺夫、葛兰西、瞿秋白、毛泽东等人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董学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4期)一文中,回顾了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译介传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和进一步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回顾总结过去的基础上,不少文章对新时代下的文学理论思想作出论述,如范玉刚的《“两新”文艺生成的时代语境与创新价值阐释》(《文艺争鸣》2021年第8期)对习近平总书记“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的重要论述进行生成语境、时代特征和价值诉求等方面的分析。王一川的《中国文艺高峰传统的品格》(《文艺争鸣》2021年第7期)一文由古及今,论述了文艺高峰生成的种种条件。但新时代的文学批评究竟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文学应该如何发展,这都是需要作家和评论家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经典重评和新作新评
文本分析始终是文学批评最为重要的切入口,没有细致精到的文本分析,文学批评就是凌空蹈虚的屠龙术。因此,文本分析始终是理论刊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过去一年,理论刊物对文学文本的关注呈现出经典作品与新作兼顾的良好态势,且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讨论也更为全面和深入。
一方面是对业已经典化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作出解读,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萧红、徐志摩、郁达夫等以及十七年文学的一些重要作品,从一些新角度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适逢鲁迅诞辰140周年、茅盾诞辰125周年,相关研究文章不在少数。2021年4月24日至25日,“鲁迅研究:世界视野与中国主体”学术工作坊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30多位青年学者,围绕“日本鲁迅与翻译欧美”“五四鲁迅与中西之辩”“国民批判与世界视野”“中期鲁迅与苏俄资源”“认同焦虑与主体转向”“左翼鲁迅与国际主义”“主体横站与杂文批判”“世界转型与鲁迅重建”等八个向度展开讨论,其会议综述刊发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10期。《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现代中文学刊》等开设“鲁迅一百四十年诞辰纪念特辑”或“鲁迅研究”专栏,刊发李欧梵、吴俊、张闳、邱焕星等人的文章,从鲁迅的生平、思想、作品以及相关著作和研究入手,进行多向度的探析。李静的《“互联网鲁迅”:现代经典的后现代命运》(《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5期)一文,则深刻诠释了“官方鲁迅”“教科书鲁迅”缘何被当代网友以狂欢化、异质化的方式,塑造成了另一个“互联网鲁迅”,通过剖析“鲁迅语录”、《闰猹抄》、说唱版《野草》等当代流行文化“奇观”,分析和揭示了文学经典与互联网新媒介之间的碰撞融合与矛盾冲突。《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5期开设“茅盾诞辰一百廿五周年纪念”专栏,刊发刘春勇、刘锐、黄芳、庄舒雯、张元珂等人文章,从具体文本切入,兼及茅盾的文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海外传播等问题。
另一方面是对80年代以来文本作出“经典化”的努力。从“30后”“40后”作家到“50后”“60后”作家,甚至“70后”作家,一大批已经进入当代文学史的优秀文本,成为理论刊物研究对象中的“常客”。评论家们或聚焦于其对复杂人性的书写,或分析其对生活史、社会史、文化史的记录,或探究其在创作手法上的继承与新变,以大量篇幅来论证其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这一类作品的反复解读,诚然有论述重复、观点雷同之风险,但优秀的文学作品常读常新,研究者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立场不同,也就意味着其解读具有若干可能性。
更具重要现实意义的,是对近年来新作的关注和评论。如果文学批评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紧跟作家创作的步伐,总是滞后于创作,那么它就不是活的批评,也无法体现出其前瞻性和引领性。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见微知著,从细微的文本细节中探查到作家本人的创作特色甚至整个时代的创作风向,有效评定作品的价值,正确引导之后的创作。在过去一年中,《晚熟的人》《烟火漫卷》《文城》《回响》《暂坐》《笑的风》《四象》《北京传》《北流》《流俗地》《一把刀,千个字》《民谣》《有生》《北障》《一日三秋》《心居》等作品以及其他一些中短篇小说,受到了评论家的较多关注,多家刊物开设相关评论专辑,探究其精神主旨与美学特征,充分发挥了文学评论在营造良好文学生态中的重要作用。
新题材、新媒介、新观察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文学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想象边界,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影响下,世界既在朝纵深化的方向发展,也在朝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术业有专攻”,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被不断细分,不同领域之间横亘着深不可越的鸿沟;另一方面,不同领域间的关联又日趋紧密,跨领域成为一种新的时代风尚,“跨界”“破壁”成为被屡屡提及的热词。文学由此产生出无数新题材、新形式、新延伸,值得被我们关注和讨论。非虚构、融媒体、AI写作、科幻、网络文学、影视化等话题被频繁谈及,其在理论刊物文章中的比重也有很大提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与《南方文坛》分别开设“非虚构研究”“批评论坛:非虚构写作”专栏,刊发杨庆祥、梁鸿、王春林、金理、叶子、唐睿、康凌等人的文章,回顾了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的诞生和发展,系统论述了非虚构的审美特征、非虚构与虚构之关系、非虚构未来的可能性等问题,同时也对当下大量出现的非虚构写作提出一定质疑。《小说评论》等杂志开设科幻文学研究专栏,或追溯中国科普性科幻传统的起源,或比较中国科幻与海外科幻之异同,或以韩松、刘慈欣、王晋康、陈楸帆、王威廉等人的创作为例,讨论“后人类”“后科幻”“硬科幻”等专业概念,分析其价值观念及美学建构。《当代文坛》2021年第5期刊发江秀廷《如何建构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一文,该文章系2021年6月举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学术研讨会”的会议综述,概括总结了与会专家对网络文学评价标准的探讨情况,提出网络文学现实情况较为复杂,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考量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产业性、互动性和影响力。《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推出的“新媒介文学·网络文学评价研究”小辑,以及黎杨全的《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是个伪命题》(《文艺争鸣》2021年第10期)、项蕾的《推介去中心与消闲货币化:数字资本主义对网络文学场域的重塑》(《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4期)等文章,同样聚焦相关问题。
除上述尚属文学文本研究领域的文章以外,部分刊物的文章走出了“文学圈”,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泛文化领域。如南帆的《后现代、轻型文化与二次元美学意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5期)关注到了“爽”“酷”“萌”“丧”“佛”以及“饭圈”等美学或文化概念,进而探讨所谓“轻型文化”究竟是否能够给年轻一代提供足够的精神支持。陈新儒的《社交媒体时代美学范畴的更新与重构——以“萌”的概念旅行为中心》(《南方文坛》2021年第6期),分析了“萌”文化的发展嬗变、美学特征,及其与主流美学观念间的碰撞和冲突。韦施伊的《电玩游戏中的后人类情感——以〈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为例》(《文艺争鸣》2021年第8期),则由时下热门的一款电子游戏切入,分析和讨论现代人的情感问题。
不论如何,理论刊物对“新文学”、新事物的关注,体现出评论家们并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积极接触外界,不断自我调整和更新。可以预见,未来的社会环境和文学创作会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理论家、评论家也将面临更大也更有趣的挑战。
- 文学理论的三种话语形态与建构路径[2022-03-18]
- 文学理论的功能与指向[2022-03-15]
- 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退化与修复[2022-03-11]
- 王朝闻:在研究中展现“人民美学”精神[2022-03-09]
-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2022-02-19]
- 70年前,对西马文论的批判性接受[2022-01-18]
- 段崇轩:文学批评怎样“生成”文学理论[2022-01-13]
- 美学:感性的洞见与盲区[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