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森:高举伟大旗帜 心怀“国之大者”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事业高度重视,给予殷切关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大创新和飞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作协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取得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党对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做好新时代文学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党对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协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推动文学界学懂弄通做实。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方向更加坚定,道路更加广阔。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中国作协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作协工作、文学事业的一切环节。中国作协的政治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了应有贡献。
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伟力。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十代会后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宣传和深入学习,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更加坚定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发展新局,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升,精神面貌更加昂扬,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
坚持自我革命的根本政治方向,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努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不断开辟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中国作协十代会闭幕后,第一次党组会研究通过《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加强新一届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决定》《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处关于密切联系服务广大作家和基层文学组织的意见》《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办法》,全面加强作协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和审计整改要求,全面查找问题,努力补齐短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弘扬正道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投身伟大时代,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新时代文学的昂扬主旋律进一步唱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作为肩负政治责任和使命的人民团体,中国作协始终明确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锚定发展定位,心怀“国之大者”,团结带领全国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刻把握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文学在伟大历史关头始终在场,不负担当。
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胜利召开及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文学讴歌人间正道、吹响嘹亮号角。组织出版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以及“改革开放40年文学丛书”“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等大型丛书,举办“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专题特展、“迎着新生的太阳”红色经典大展等主题活动,通过“百年路、新征程”诗歌创作工程和重点作品扶持“中国梦”等多种方式,带领支持作家投入主题创作,用一部部文学精品为新时代打下深深的文学印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文学界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积极助力抗疫斗争。众多作家、评论家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表达众志成城的心声。派出赴武汉抗疫一线报告文学创作小分队,与《人民日报》合作推出“抗疫一线的故事”专栏,在重点作品扶持和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增设专项,各地作协积极开展各种抗疫主题创作活动。一大批昂扬向上、感人至深的作品生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在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面对崭新的时代景观,凝聚作协系统智慧力量,实施重大文学行动。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探索文学新切点,引领一种方向、弘扬一种精神、发现一批新人、推出一批形态丰富的文化精品。推动广大作家尤其是有朝气、有潜质、有阅历、有泥土气息和写作才华的作家,深入到人民之中,感知人民悲欢,领悟人民心声,书写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表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推出一批厚重的、来自土地深处的优秀作品。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凝聚全国文学出版力量,树立“全国文学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加强作协系统与全国重点文学期刊和出版社的工作对接、力量聚合,紧紧扭住文学精品创作出版传播这个中心任务,激发出版界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撬动、整合全国优质出版资源向原创精品聚力,努力推出一批感情充沛、功力深厚的精品之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拓展文学胸襟,坚守人民立场,响应人民期待,新时代文学“高峰”境界进一步提升和凸显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协深刻体会文学事业所肩负的文学之重、人民之重、新时代之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学作品的生命线,推动文学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学创作百花齐放,活力奔涌,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 、军事文学佳作纷呈,非虚构、科幻文学、生态文学展现着新视野和新空间,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等呈现出鲜明的现实题材转向,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昂扬的精神努力开创文学事业新局面。
推动作家深入生活、服务基层。中国作协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根本途径,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根本任务,激励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创建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持续推进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成立全国文学志愿服务联席会议,举办面向基层的“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开展文学周、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加强创作规划组织引领。总结文学创作经验,研究探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重点创作规划组织模式,召开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全国诗歌座谈会、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举办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和各种专题研讨会,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支持重点作品选题项目894个,扶持定点深入生活项目784个,不断提高重点文学创作规划组织水平。
精心组织评奖评论。切实把好文学评论方向盘,加强阵地建设,文学 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密切关注文学现场,有效承担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使命责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 奖10年来获奖的208件作品代表着新时代文学发展成就,对促进文学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开始,打造以四大文学奖颁奖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通过与影视平台、互联网平台的充分合作,以隆重典雅、形态丰富、传播力强的大型文学主题盛典,表彰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 ,以充分的仪式感表达对文学的敬重、对读者的尊重,发挥名家与大奖相辉映、作品与读者在一起的效应,增强文学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在全社会凝聚磅礴的文学力量,开拓作协工作、文学工作的新局面。
不断拓展文学边界。积极融入新的传播环境和产业格局,与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中国科协等签署战略协议,与各网络平台加强合作,不断强化文学作品知识产权的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文学潜能和价值,提升文学价值。通过文学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优质文学资源“破圈”传播、“跨界”生长。《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等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产生强烈反响,进一步彰显了文学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作用。
以深邃视野和博大胸怀进行艺术创造,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新时代文学的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进一步展现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协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持续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推动对外文学交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具有中华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持续涌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越来越赢得尊重、赢得认同。不断深化与港澳台作家的联系,举办一系列文学交流活动,广泛团结爱国力量,维护祖国统一。畅通交流渠道,成立“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强化18个中外文学论坛机制建设,启动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在南宁、南京成立国际文学交流中心,举办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实施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资助364个中国当代文学精品对外译介项目和翻译工程项目,举办国际网络文学周,推动网络文学走向世界。对外文学交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文学的贡献。
以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为重点,紧扣“做人的工作”,深化作协改革,党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
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向基层文艺工作者倾斜,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行风建设得到深入推进。
紧扣政治引领、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推动创作的职能任务,深化作协改革,全面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进创新的整体性、重塑性、重构性,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内在活力,强化吸引力、凝聚力,汇聚起推动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在深化改革中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坚持面向作家、面向基层、面向社会,设立社会联络部和网络文学中心,加快推进中国作协所属报刊社网改革改制。文学期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新人、面向青年,保持生生不息的办刊活力。加强指导协调,帮助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基层作协改革模式,基本实现地市级作协组织的全覆盖。通过深化改革,作协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作家之家”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紧扣“做人的工作”,加强作家的政治引领,不断壮大文学队伍。把加强青年文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学事业的“百年大计”,高度重视对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自媒体写作者等新兴群体的团结引领,更加积极地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更加有力地支持基层作者和边远地区作者,文学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10年来,共发展中国作协会员6279人,个人会员总数达到13834人。新会员中,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女作家、少数民族作家、网络作家和自由撰稿人等文学群体占比均大幅提高。积极推动实施国家文学荣誉制度。近年来,王蒙荣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路遥、蒋子龙荣获“改革先锋”称号,作协系统一大批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党和人民授予的荣誉有力地激励着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文学的广阔天地正在我们面前浩浩荡荡地展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作协将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书写中国文学史新的壮丽篇章,以优秀的文学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学力量。
- 张宏森在《文艺报》社调研时强调 全面展现新时代新成就新气象 积极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2022-09-15]
- 牢记职责使命 胸怀“国之大者” 努力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2022-09-09]
- 再论新时代文学“新”在哪里[2022-08-15]
- 铸就新时代文学的高峰[2022-07-25]
- 新时代呼唤新山乡巨变文学[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