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雕塑礼敬先辈  用精神鼓舞当代 ——专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宫剑南  2021年11月03日07:39

吴为山接受《中国艺术报》专访

 

“我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塑过600多件人物雕像,从思想家老子、孔子到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从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到音乐家阿炳、刘天华。与这么多历史上各种身份的人物相比,今天揭幕的四位中国文联主席的塑像又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代表着一个光荣的组织——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工作者自己的‘家’。”10月29日,郭沫若、周扬、曹禺、周巍峙四位中国文联主席的塑像在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之家揭幕,塑像作者、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接受《中国艺术报》专访时如是说。专访过程中,吴为山详细讲述了这次创作的心路历程、艺术探索。

 

中国艺术报:接到中国文联请您为郭沫若、周扬、曹禺、周巍峙这四任中国文联主席塑像的邀约,我想您一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吴为山:两年前,我收到中国文联创作郭沫若、周扬、曹禺、周巍峙这四位中国文联主席的雕像的邀请。作为一名受党多年培养,在中国文联引领、关心、教育和帮助之下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能为中国文联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四位主席塑像,是我一生中的大事,也是一生的荣幸。

中国艺术报:您对这四位主席有着怎样的认识?

吴为山:在此之前,我曾经创作过周巍峙先生的雕像,尽管我没有创作过另外三位的雕像,但是我对他们也都比较了解。郭沫若的许多著作我都读过,他既是一位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现代诗人,他的现代诗是冲破封建束缚走向光明的。周扬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对文艺发展的理性思考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路线方针在现实中的贯彻落实,从他的形象中可以看到大气、正气,也可以看到一个理论家的深邃。曹禺是家喻户晓的剧作家,他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首任院长,他对新中国戏剧的贡献是书写在历史上的。周巍峙是音乐家,他在教导年轻人时特别和蔼,所以我以他微笑的表情塑造他,来体现一个文艺领导的温和、包容和他对文艺事业未来的期待。

中国艺术报:您在塑造四位文联主席之前,是如何开展案头工作的?请分别介绍其中的研究细节。

吴为山:创作四位文联主席的雕像历时近两年时间。我每天下班后回到工作室研究他们的简历、他们的人生历程,静静地与他们“对话”,同时特别注意把他们个人的人生历程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的文艺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我研究郭沫若时不仅仅限于他的简历,还包括他的著作,特别是他的书法和他书法里古文字学的深刻境界。中国美术馆在2020年策划过“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大家都知道容庚是位文字学家,他写篆书,也研究经文,同时还研究简化字。在文字学方面,容庚和郭沫若有过许多的交往,郭沫若曾写过40多封信给容庚,这些信就在当时的展览中展出。我认认真真地研读过郭沫若写给容庚的书信,发现郭老的治学态度是非常认真的。郭老的小楷也写得特别好,他的很多大字书法奔放有力,而当我看到他书写的小字时,感觉到郭老是曾经处于历史文化深处的。所以我在塑造郭老形象时选取了一个比较深沉的表情,而不是把他作为诗人豪放、浪漫的那一面表现出来。

周扬作为文艺理论家,他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带领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着社会主义文艺的创造。周老气宇轩昂,你可以从他的眼神、眉间看到他不断思考的状态。我们可以从周老塑像的额头和发型里感受到他做事认真、思维深入的状态,他的姿态和面部表情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凛然正气。所以说,文艺理论家应包含着更多的理性,还要更多地站在一个文艺制高点上来设计规划文艺的途径,因此塑造一位文艺理论家的雕像和塑造一位艺术家的雕像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都知道曹禺,他的戏剧《雷雨》家喻户晓。所以我要着重抓住曹禺特有的剧作家风采。我塑造的曹老,头微微地抬起来,眼睛看着前方,眼神里饱含着悲欢离合,这样就与郭老的稍微低头沉思有所不同。 微微抬起的头是为了表现他作为剧作家对人间万象的审视,一方面我要把他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塑造出来,另外一方面也要把他在观察人间万象时的那种睿智、渴望塑造出来。此外,曹老的嘴角是微微抿起的,表达的是他对戏剧当中所描写的所有情景、所有人和事的一种自信。

中国艺术报:周巍峙是四任中国文联主席中您有过实际交往的一位,您在塑造他的形象时有没有不同的考虑?

吴为山:周巍峙的一生与革命文艺结缘,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文艺界的领导工作,一生都在践行着文艺服务人民的理想。我与周老是同乡,我在1990年有幸第一次听到他的讲话,他还专门写下苏东坡的诗“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送给我,勉励我要像竹子一样高风亮节,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我。我创作周老雕像时选择他发自内心微笑的状态,就是源于他对年轻文艺工作者的关爱。周老特别善于发现人才,鼓励年轻的文艺工作者,他的形象也是刻在我心里面最深的。我曾经于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当时周老正在住院,他为了鼓励我,想要到美术馆参加展览开幕式,当医生劝阻他不要去时,他自己写下保证书,担保自己的健康。周老的举动体现出老一辈艺术家对文艺事业的情感,也体现出他作为文艺界的领导对年轻人的仁爱之心和责任感。在周老塑像的微笑里可以看到这些情怀,这个微笑也是今天所有文艺工作者对前辈的一种怀念。这样一来,郭沫若、周扬、曹禺、周巍峙四位老艺术家的表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研究一个人物不仅仅在于他的表面,更应该在他的思想深度方面下功夫,这样塑造出来的雕像才有力量。

中国艺术报:您觉得四位中国文联主席塑像在中国文联落成具有怎样的意义?

吴为山:四位中国文联主席的塑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落成中国文联,我觉得是中国文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革命文艺先辈的一种纪念与缅怀。中国文联自从1949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四位主席正是联系起党、人民、文艺家的重要纽带。在他们身上更加具有一种担当和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不仅仅体现在各自的创作和成就中,也体现在他们带领人民团体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中。所以,我为四位文联主席塑像,实际上是为在党领导之下所有的文艺工作者塑像,我觉得把他们的塑像立于中国文联,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激励下,努力工作、砥砺前行,用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来回报新时代,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