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与美食,最恨乏味,最要足味 ——90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推出新书《觅食记》
来源:中国艺术报 | 易明  2022年02月24日08:22

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

日前,90岁高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谢冕出版了新书《觅食记》,记录了他走南闯北、游东览西、寻香觅辣的故事和经历,其中关于吃的知识丰富,品种多样,同时也不乏对于人生、做学问的真切感悟,读来有滋有味,从中亦能窥见一位九旬学者对待五味生活、对待美好事物的“不老”赤子初心。

关于美食,谢冕有一个理念:“该咸不咸,不吃;该甜不甜,不吃;该油不油,不吃。”这几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有一年登泰山,下山以后,当地陪同的朋友说,谢老师83岁还能登泰山,他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咸不吃,不甜不吃,不油不吃”。谢冕说不对,有一个前提,该咸不咸,不吃,该甜不甜,不吃,该油不油,不吃。对于饮食,谢冕很尊重别人,也尊重厨师,但是他有自己的道理,在外吃饭,遇到不愉快的时候,他就不作声,因为是客人,就少吃一点儿,不伤害别人。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看来,谢冕在《觅食记》里想传达的,不仅仅是日常说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更是要打开物质本身的精神维度,可以说美食就是诗歌:“在《觅食记》里,谢先生的诗歌之道和美食之道是一体的,他坚持美食一定要有味、够味,要恰到好处地足味。如果不能恰到好处,那么宁可过不能不及,宁可激烈不能寡淡。谢老师最恨乏味,其实这就是谢老师的诗歌文学观,也是他的人生观。”

《觅食记》收入谢冕美食文字近30篇,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 ,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笔下的美食文字,记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读的同时,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丰满。这其中,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在《觅食记》中,篇篇都是好文章,但是孟繁华却把《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推为上品。这篇写的是什么呢?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谢冕受当时新疆文联的陈柏中邀请,第二次到新疆访问。陈柏中得知与谢冕同行的四人中有三个是福建人,于是就让夫人做了一席适合福建口味的家宴。在去赴家宴的路上,他们路过一条小吃街,看到一溜排开的新疆美味小吃,最诱人的是那些卖羊杂碎的摊子,滚沸的清汤,鲜嫩的羊下水,一碗盛好,外撒脆生生的芫荽和鲜红的西红柿片。这么洁净的食肆,这么鲜美的、色香味俱全的杂碎汤,谢冕在内地从未见过。他看得竟移不动了脚步,向陈柏中央告说,想吃一碗再走。因为已备了丰盛的家宴,也可能觉得杂碎汤不是待客之道,陈柏中急了,连拽带推,硬把谢冕从市场拖了出来,安慰他说,新疆有的是这样的杂碎汤,到了喀什请你。结果到了喀什,没有找到喝杂碎汤的地方。上飞机时,陈柏中说,再来啊,我请你吃杂碎汤。一晃十年,谢冕再去新疆,陈柏中已退休,他就把这“未完成的事业”交代给了女婿沈苇,但这次还是没能吃到,沈苇就又交代给了他的女儿,说以后谢先生再来,要请他吃。一碗杂碎汤,就这样等了三代人。“谢先生是会吃的美食家,也是多情重义的人,这篇文章写与三代人的情义,远远胜过那碗杂碎汤。”在孟繁华看来,《觅食记》塑造了另外一个谢先生,他不仅是每天谈学问、关心诗歌、写百年新诗史的谢先生,也是一个热爱生活、有人间情怀的谢先生。

美食,在谢冕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记忆。

谢冕的童年,是在充满饥饿的年代度过的。当时正是抗战时期,“我的童年可以说没有颜色,如果说有颜色的话,要么是灰色,要么是黑色,贫穷和饥饿一直伴随着我”。谢冕写过一篇小文章,里面提到,要是饭桌上有一盘土豆,他一定挑最小的给自己,因为父母很辛苦,他有很多哥哥姐姐,大家都吃不饱,所以他要挑最小的给自己。

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了,不仅不缺粮食,还从温饱提升到了对美食的享受。我们的祖先种植稻谷、小麦,又加工成面粉,然后用面粉又做了包子、馒头、面条。仅就面条来说,中国就有悠久的传统,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伟大的文化,都让谢冕感动。他说,自己曾经很后悔,吃了那么多面条,为什么不把这些面条的做法和味道详细地记录下来,不然就可以写一本专著,专门谈面条,而不仅仅是这本书里的“面食八记”。

虽然谢冕遗憾在有生之年不能写一本《食经》,不过《觅食记》这样一本小书,一次不经意的写作,还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新春之际,让读者一起在味觉上、在视觉上,甚至在听觉上享受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