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钱锺书说“助哭”种种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杨建民  2022年03月16日07:51
关键词:钱锺书

拙稿《钱锺书说落泪之学问》(见2021年12月15日《中华读书报》)刊出后,一位富有学养的友人说,当年在镇上,见到不少有丧事家庭,请人“助哭”。他的潜台词是,钱锺书不知为何没有提到这种与落泪相关的现象。其实,在《管锥编》中,钱锺书讨论了“助哭”问题。不过因为与那个“落泪学问”主旨略不一致,没有搁在一起论说。笔者考虑到文章长了些,便没有添加合拢。既然友人提及,那就把钱锺书有关“助哭”的记述种种,也略加介绍,以飨读者友人。

“助哭”,在我们家乡陕南一带,尤其前些年,是很常见的情形。自己虽然家居小城,可也有见到乡村“助哭”的机会。那些“助哭”者的声音沧桑、从容、略带颤抖却高低起伏绵延的“哭诉”,实在是“丧事”中难能忘却的一幕。当时心里常疑惑:怎么这家人皆不及这些人的“感伤”?

钱锺书讨论此题目,首先引用了南齐人王秀之《遗令》中的一节:“世人以仆妾直灵助哭,当由丧主不能淳至,欲以多声相乱。”当时人让仆家妇人到灵前“助哭”,因为丧家人未能真情到位流露,所以用更多人哭声来相助掩饰。后面两句钱锺书未引:“魂而有灵,吾当笑之。”王秀之带有嘲讽语气说,假若“亡魂”真有“灵”的话,就要发笑了。

由此,钱锺书说:“按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二引此以证六朝已有‘丧次助哭’之‘陋习’。”赵翼,清代学者。看来,后来研究者也注意到这条材料,在引用时,还表明态度,斥其为“陋习”。清代另一位有名学者俞正燮,在他的《癸巳类稿》卷一三中,也有一篇《哭为礼仪说》,引用这一材料的同时,还详细考证了“助哭”风俗。

接下来,钱锺书引了宋代罗璧《识遗》卷五中的一段看法:“汉儒言礼,多不近人情。丧哭一主于哀而已。”认为汉代儒生说到“礼”时,大都“不近人情”。他认为,丧事中的“哭”主要应是悲哀的表现。这是针对《礼记》而言。接下罗璧引用解读了《礼记》中的一节:“《礼记》曰:‘齐衰之哭,若往而返;大功之哭,三曲不偯。’释者谓‘三曲’、一举声而三折也,‘偯’、声余从容也。夫哭而折声、余声,是意不在哀,用哭为态也。”《礼记》中所谓“齐衰”“大功”等,是丧服名称。丧服以材料,制作等不同命名,“齐衰”为五种丧服中的二等,“大功”为三等,分别按照与丧家的亲疏关系穿着。此节大意是说,穿“齐衰”丧服者,哭声应回环往复;穿“大功”丧服者,哭起来应该有周折,有余音。所谓“三曲”,是说“一举声而三折”,有起伏、高低数次。这显然无法表达正常痛楚情感,只能呈现规定性表演仪式。对“偯”字的解释是:“声余从容也。”不是撕心裂肺,而是听起来有“从容”感。罗璧介绍这些后认为,这些规定:“意不在哀,用哭为态也。”主旨不在悲哀,只是以“哭”表达一种态度罢了。钱锺书引了罗璧这段话后说:“言非不是,然不知丧事之‘哭’乃‘礼仪’,非直情感之宣泄……”罗璧的话不错,可他不知道丧事中的“哭”并非简单为情感宣泄,而须表达一种“礼仪”。

钱锺书继续举例:“《檀弓》中‘弁人母死’章、‘子蒲卒’章、‘有子与子游见孺子慕者’章反复言此……”钱锺书一口气举出三例,我们从中选一则短的介绍:“子蒲卒,哭者呼灭。子皋曰:‘若是野哉。’哭者改之。”说子蒲死了后,有人在哭时呼叫着“灭”(“灭”是子蒲的名字)。一个叫子皋的人出来呵斥:怎么如此粗野(不知礼数)。哭的人马上改口不再呼叫逝者名字了。由此可见,“哭”并非可以随意顺性子来,它得讲求礼数,否则会遭人批评。钱锺书再概括提及古籍中的一节:“《荀子·礼论》篇所谓‘吉凶忧愉之情’而‘断之继之、博之浅之、益之损之’尔。”大意是:所谓“礼”,是对人们“吉凶忧愉”等情绪、情感表现的调节:中断的接续、不足的补充、多余的减少,总之为取长补短。这样就把“礼”在人世间的功能呈现了出来。

古代礼俗及情形关系举证了这许多,该有些现实现象更能说明问题。钱锺书从个人所见说起:“曩日妇人有以受雇助哭为生计者,吴中称‘哀丧婆’或‘哭丧婆’,余少日乡居时常见之。”“助哭”可以为“生计”,可见社会大有需求,同时,“助哭”不仅是“礼俗”表现,还有经济收益参与其中,这是社会发展因素增加的结果。有需求,有利益,受雇者也该较为“专业”。她们表现也许不及《礼记》所要求的那么“若往而返”“三曲不偯”,可哭得声腔富韵,起伏有致,使他人感到有悲情,又不过分“嚎丧”,应该不成问题。

再说点古代作品中记述的例子:“古来以哭时且号且言为礼俗,《颜氏家训·风操》言之甚明,故《西游记》第三九回孙行者命猪八戒‘看着’乌鸡国王尸首‘举哀’,八戒‘哭个样子’,于是‘哭将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由此说明,当时不仅哭,还要言说,所以八戒不仅哭将起来,口中尚需“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今天见到的大多数情形,已经有哭而乏腔调,更不要说能够长时间“絮絮叨叨”“数黄道黑”。这种“礼俗”,离我们有些远了。读《管锥编》及其他几部钱锺书著述,见到其中多处引述《西游记》的故事作例子,即使有时论及秦汉唐宋,也要拉这部明朝的小说出来,毫不顾忌通行往上追溯注释的惯性,大模大样以“后代证前朝”,博学自在,别开生面。对《西游记》,钱锺书真正情有独钟。

《西游记》为小说,描述或有虚构夸饰,钱锺书再由其它作品中,寻找“助哭”场景。宋代王得臣在其《麈史》卷下里,叙述“京师风俗可笑”时,举有这般例子:“家人之寡者,当其送终,即假倩媪妇,使服其服,同哭诸途,声甚凄婉,仍时时自言曰:‘非预我事!’”家庭人丁不旺,为死者送终时,便需请年长老妇,穿上丧服,与丧家一道哭诉。她们在“声甚凄婉”的同时,还不断小声自言自语:不关我的事,与我无关……王得臣观察实在细致,这节记述不仅让我们知道在宋代时京师一带“助哭”情形,还让我们见出这些“哭丧婆”的内在心理。难怪钱锺书转述至此,也不禁认为这些“助哭”老妇的“辩白之言,洵‘可笑’也”。哭丧本悲伤之事,结果却弄出“可笑”来。

钱先生读书真多。他再略作延伸:“据金梁《光宣小记》,慈禧后微时,家即业此。”出生于晚清的金梁,写作了不少有关清代帝王及后妃家庭情况的著述。这部《光宣小记》中,记述说慈禧太后小的时候,她的家庭,就是以“助哭”为业。当然,金梁说出这些时,时代已发生巨变,否则,仅此一条“揭发”,他的项上人头,恐怕难保。

我国有此种现象的地区应该甚广,各种记述事例当甚多,择取了这些较为典型的例证后,钱锺书转移阵地,说说西方情形:“西方旧日亦有哀丧婆(keeners)。”“古罗马讽世诗云:‘得钱代哭之妇自扯其发,放声大号,悲戚过人’。”这些“得钱代哭”之妇,不仅“放声大号”,还加“揪扯头发”动作,显出非同一般的悲戚。职业态度不错,较我国“哀丧婆”有过之而无不及。

继续举例:西班牙名小说状两妇痛哭云:“作哀丧婆态”,注家云:“一名‘哭丧婆’,丧葬时雇来啼泣之妇也。”这西班牙名小说,即《堂·吉诃德》。这描述有意思,说丧家两妇痛哭“作哀丧婆态”。那就是说,一般丧家妇的“哭”,通常不及“哀丧婆”之“哭”。这话滋味隽永,可供咀嚼体会。从古罗马到《堂·吉诃德》诞生的十六、七世纪,仅此两例,也可看出,西方“哭丧婆”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