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第二期):距离“理想的写作”有多远? 蔡东:理想写作给予我创造的隐秘快乐和心灵宁静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蔡 东  杜 佳  2022年05月09日08:08

距离“理想的写作”有多远?

——学院视野中的写作品格与价值追求

在当下众多写作者中,经受过完整学术训练的高校教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职业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解放了身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写作,阅读、授业、鉴评等职业属性也为他们行走在创作的现场创造了条件。教师、学者、作家的复合身份令这一写作群体的实践总体上呈现出人文性、前瞻性和探索性。在新媒体时代,相较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呈现出的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他们的非职业化写作具备更加独立的品格与追求,或许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接近于理想的写作状态。

《有态度》专栏第二期聚焦“学院视野中的文学书写”话题,邀请数位活跃在高校的中青年作家、批评家参与讨论,通过观察梳理受过完整学术训练、具有学院背景的作家群的习学养成与创作实践,辐射当下写作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期以鲜明的观点链接现实,形成启发。

——栏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 

 

【访谈】

蔡东:理想写作给予我创造的隐秘快乐和心灵宁静

中国作家网:在当下作家群体中,有一类是经过完整学术训练、较长时期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大多是专职教师和兼职作家的统一体,身兼教师、作家、学者等多重身份。在您看来,这一群体所拥有的多重身份对他们的写作构成怎样的影响?

蔡东:谈谈个人的情况。教师是职业,写小说是兴趣,学术研究就谈不上了,主要写一点阅读随笔。教的课程与文学相关,加之适应多年,撕裂感并不强烈,是相对平衡和健康的状态。

中国作家网:从创作立场的角度考量,学院派作家既不同于专业(职业)作家,也有别于一般的非职业化写作者,从事的是具有学院背景、经过学术训练与规范的非职业化写作。请结合自身经历和创作经验谈谈学院派作家创作的状态是怎样的?

蔡东:其实挺羡慕职业写作的。我对职业写作的理解是,养成了较稳定的写作习惯,不管有多少杂事,每天动笔,每天能写一点。目前我写作还是有明显周期的,主要在寒暑假集中出产。即使不能每天保持手感,阅读和吸收不能断。我写作酝酿期较长,大体知道小说结晶而出的时机,写起来很快,想的时间远远超过写的时间。

中国作家网:一位高校作家曾经谈到,“我是以对艺术负责的态度进行小说写作的,基本没有考虑过畅销的问题。忠于现实,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我的原则,我不会因市场的考虑而改变自己的写作态度”,不少学院派作家更是终其一生践行了写作的独立品格。在您看来,专业评价和市场反馈对学院派作家写作的影响几何?这些评价机制如在学院外一样奏效吗?

蔡东:书畅销不是坏事,对创作者和出版社都好啊。不过没必要刻意追求,扭曲本心就更不值当了。写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小说叙述本身上,顾不上怎么迎合,毕竟也不太懂市场和营销。相对来说还是更重视专业评价,有些评论文章都不敢细读,捂着眼睛不敢看似的,引发的情绪也不少,羞愧、懊恼、不开心都是有的。看重专业人士的文章,倒不是迷信权威,而是确实想在写作上有进益,很多学者的梳理解读让原本模糊的东西变清晰了,让我有方法论上的自觉,那些批评到点子上的文字也影响和改变了我的写作。

中国作家网:从文学创作实践来看,学院派作家总体上具有深厚的学识修养,这是否为这一群体的文学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一般将专业水平视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这是否对这一群体的写作价值取向构成制约?

蔡东:深厚的学识修养对写作来说是优势,学院派作家总体上阅读量大、鉴别能力强、起点高,出手更有文学品质的保障。但纸上得来和写作实践终究是两回事,见过好东西和写出好东西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该走的路要走,写作还是要在写作上磨,不然很容易眼高手低。另外,我有意识地拓展阅读的范围,狭窄了对写小说没好处。文学之外的读物也会翻翻,包括历史、传记、心理学、社会学等。

中国作家网:文学创作诉诸感性形象,而学术研究和学术批评则更多诉诸理性,在您看来,这是否可能成为学院派作家不得不面对的内在冲突?

蔡东:我不算真正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大部分阅读随笔纯为兴趣而作,有感而发居多。有时因要写文章,读得细致深入,对创作还有启示。内心里会把文学创作放在第一位,是最亲的那一个,学术研究要往后排。另外,在高校如果对职称不存热望,学术KPI压力会小一些的,不必一味追逐数量,让自己很痛苦。

中国作家网:请结合自身经验,举例谈谈创作对学术研究的启发。

蔡东:有创作的体验和经历,读小说时会敏锐一些,感受更直接。写研究性的文章也较少阐释作品思想,不用术语,不戴理论帽子,主要从艺术的角度切入。创作中常遇到一些小难题,比如人物如何出场,场景如何转换,平时有所思考,阅读时就有这根弦,更容易有心得。读迟子建老师的小说,发现她处理得很妙,几近无痕的境界,做迟子建作品研究时就会格外关注这些细节。我自己也很喜欢读作家解读经典的文章,散发着强烈的个性化气息,角度有趣,文字漂亮,常有独到精妙的见解。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什么是理想的写作?作为学院派作家,您觉得你们的写作可以为理想的写作提供怎样的营养?

蔡东:理想的写作滋养心性也有益现实生活,她给予我创造的隐秘快乐,同时也应该让我的心变得更安静。学院派作家的日常有清寂的一面,大概是教书、读书、写书,与书为伴的时间长,人的气息多少会清新一些吧。

中国作家网:在施教过程中,您最希望给予学生的是什么?

蔡东:我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大学语文,这门课属于通识课程,课程设计里并无系统的写作训练和学术训练模块,区别于文学院或中文系的专业课程。我觉得大学语文课的“技术性”没有那么强,主要是一种生活教育和审美教育,感受性的,对非文学专业的年轻学生来说,对美敏感、懂得体会生活、学会表达和交流太重要了。介绍经典作家和文学理论的套路也不必有,我经常跟学生聊起当下的好书和好剧,一些有现代生活质感的作品,一些真正值得花时间去了解的精神产品。我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她们有办法、有足够多的精神资源应对接下来的生活,希望她们此后的生命自知、明澈而丰美。

中国作家网:您是否经历过写作的瓶颈或困境,是如何走出来的?专业知识和视野是否对摆脱困境起到作用?

蔡东:经历过,困境伴随着写作的不同阶段。如何走出来的呢,第一,始终没放下阅读;第二,内心还是想写。当然专业知识让人自信,会有效地帮助我走出与具体写作有关的困境。

中国作家网:您笔下的生活经过了艺术的、诗意的淘洗,许多作品呈现有别于庸常生活的质地,您如何看待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蔡东:生活大于写作,生活包含写作,写作可算作生活的礼物。我作品里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大体与日常、城市、女性有关,都源自于生活。没有生活哪来的这些小说,前提是,你沉浸到真正的生活里,观察、体验、思考,像大侦探福尔摩斯说的,是在“观察”而不仅仅是在看。

中国作家网:王安忆、张新颖在《谈话录》中谈到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多的是年轻的反叛者,缺少的是终身写作者。前不久贾平凹接受《作品》访谈当时也谈到,“文学这场马拉松运动,不停地在加入人,不停地在淘汰人,我就这样一直走过来了。”似乎如何延伸写作的生命力,保持持续的创作力对青年写作者来说,越来越构成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您对此怎么看,经受完整的学术训练是否是延长创作生命力所不可或缺的?

蔡东:写作是高度综合的精神和智力活动,训练是必要的。写作处在起步阶段时训练尤为重要,广泛阅读,分析经典,钻研技术,形成风格。迈过这些门槛也不一定能终身写作。成为终身写作者需要诸多条件配合,禀赋和意志、才力和耐力,还有身体条件、生活环境等。除此之外,我觉得终身写作者,要有不断更新写作观念、暗中变化的能力,信心和热爱、洞察和发现、保持感知生活的灵敏度对持续写作也很重要。

中国作家网:推荐几部您心目中的理想作品并简单说明理由。

蔡东:最近又重读了《奥丽芙•基特里奇》,很感慨,好小说可堪重温,总能带给人至高的精神享受。小说值得称道之处甚多,结构精巧,有情感深度,语言令人心折神往。虽是译文,依然能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有一种绵长悠远的韵味。这样的文字叫人心生感慨,这才是好语言。好语言不仅有辞采之美,重要的是语言所包涵的内容,充满对生活的洞察和发现,并通过具体字句以极其精微的方式表达出来。作家阅人入世甚深,对生活残酷的一面多有揭示,也因此,她对生命的肯定和礼赞是可信的,有力量的,让人发自真心认同,远非鸡汤文字苍白的温情可比。

受访者简介: 

蔡东,小说家,执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写作小说和艺术随笔。在《收获》《十月》《人民文学》《当代》《花城》等刊发表小说,出版《星辰书》《来访者》等小说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