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鲁奖作家访谈 陈仓:文学是“活“出来的,要触及人的灵魂深处
来源:潇湘晨报 | 龚璇  2022年11月23日08:17

“月光从窗口照进来,洒在父亲的身上,丝毫没有打扰到父亲。反而已经融入了父亲,让我觉得父亲格外和月光相似了,甚至他就是一滩凝结的月光。”这是作家陈仓在他的散文集《月光不是光》中所描述的场景,他曾想把“父亲与月光”的画面拍摄下来作为影像留存,但却始终留不住这一刻朦胧温情的感觉,于是决定用笔慢慢记录下来。

“月光不是光,那是什么呢?”这本散文集里共收录了《我有一棵树》《月光不是光》《哥哥的遗产》《拯救老父亲》等八篇散文,其中大部分都是写父亲与家乡的故事。陈仓的家乡,在陕西秦岭山脉下一个叫“塔尔坪”的村庄,这也是他多部作品里提及的地方。父兄们微薄的生活、对土地的眷念以及他们深藏于骨子里的智慧与善良,这里的人、事、物承载的都是浓厚思念之情。

陈仓和父亲在老家屋前

头顶三尺是远方,地下三尺是故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时代的浪潮之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为了生计梦想进入大城市闯荡漂泊,离开了他们的家乡。而他们的父辈却依然选择守候,把自己的生命一点一点种进那片地里。陈仓的父亲就是,一守就是一辈子。在《我有一棵树》中,父亲曾经说,他下辈子既不想上天,也不想入地,只是想做一棵树。种树是父亲一个人的宗教,他虽为人,却早已经修成了树。 莽莽秦岭山中的一户普通人家的故事,却折射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身影,文字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也让那些久久在外漂泊的人深深共情了一回。

在陈仓看来,《月光不是光》散文集与他以往的作品不同之处在于,里面的情节和细节都是真实发生的,对于读者来说,真实往往更能触动人心。因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拯救老父亲》这篇里,讲述了拯救病危父亲惊心动魄的故事。干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一生只有六万积蓄,为了这次抢救花光了,那他这辈子是不是就此被抵消了?当子女们在金钱与孝道,死亡与活着之间苦苦挣扎的时候,是永不放弃的爱从死神手里抢回了父亲,正如文章最后写道:因为父亲活着,故乡就活着,父亲不在了,故乡也就不在了。

“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月光不是光》就是我的父亲和亲人们,用他们的皮肉熬出来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我只在乎写出灵魂深处的闪光就行。对于读者来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是不是真诚的,能不能触及他们的灵魂深处,引发共鸣。”陈仓说。

11月20日,“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将在北京举行,而前几天,农历的十月十八,是陈仓父亲去世一周年的祭日。在来北京参加颁奖典礼之前,他从上海绕道陕西老家,把自己的这本获奖的散文集放在父亲的坟前,作为一座小小的碑,留在了塔尔坪的月光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