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态度】我们时代的文学书写:痛点与期待 王冰:时代感是当下散文写作所缺失的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冰  2022年01月05日08:12

开栏的话

在当下文学的热闹与蓬勃之下,开放的争鸣与真诚的批评是否还拥有一席之地?一个时代的文学生活固然诉诸活力与繁荣,但热闹的表象和对流行的追逐从来都不该是衡量文学品质的唯一标准。态度关乎内心,态度呼唤坚守,我们期待以直接而又真诚的探讨,直面文学现场,直击文学话题。为此,中国作家网开设《有态度》专栏,希望可以构建更健康的文学生态,引领更理想的文学生活。

专栏第一期从“总体视野”出发,观照文体,邀请作家、评论家围绕“我们时代的文学书写:痛点与期待”进行笔谈。

——编者

 

中国作家网:您理想中的散文是怎样的?

王冰:我理想中的散文,大体是两类,一类是能够使劲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钻,由此体现出中国文化精髓的散文,这一类是有能力往后看的散文;一类是能够体现出人的现代性,体现出文学写作现代性的散文,这一类是有智慧和能力往前看的散文。

前者或者是载道,或者是言志,这是由中国散文主要两个脉络而来的,他们写作上有所不同,但根子上有个一样的东西,就是古代先贤所讲的“道”,“道”是天道,是大道;而言志,言的也是心志,是行大道之志,所以两者是一回事。

后者说的现代性,可以是一种代表社会发展趋向的智力体系和知识体系,它更多的要求并体现出的是个人的自我选择,从而实现主体价值的自由,这就要求一个散文家有着对时代发展的高度敏感和理性判断,由此能够更多去关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能够运用文学的现代性经验去进行书写。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目前散文创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王冰:成绩有多少,由此相伴的,问题也就有多少。主要问题是中国散文的写作传统中断了,二是对于时代的感知和理性的判断依旧缺乏。

我们看看《古文观止》就知道,历代优秀散文是什么样。对于古代大多数文人士子而言,最痛苦的不是个体肉身所经受的苦难,更多的是“德之未修,学之未讲”的内心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的痛苦,是“苦在德业之未能竟”的痛苦,在这样的境界下写出的文章,哪是当下的写作者所能比的。

关于时代感的缺失,也是如此,现在的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有多少作家真正去关注了,书写了,这是个问题。记得古人讲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所说的情,肯定不是花花草草的小情,而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大情。于是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另外一句话,就是《典论•论文》中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两点,在当下的散文写作中都是模糊的。

中国作家网:针对当下散文创作和评论中存在的问题,您认为可能的解决路径是?

王冰:主要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没有体制机制去保障散文创作和散文评论这两支队伍的发展壮大,这些人,都是因为热爱而去写的,那么这种热爱能持续多长时间呢,而且他们通过何种渠道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呢,这也是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有一个稍微靠上一点的设计,多扶持,多关心,保护他们写作的热情,先提升他们技术性的写作能力,继而提升他们整体的与文学相关的各种素养。真正形成一支老中青的梯队合理,有承担、有接续、有水平的散文队伍和散文评论家队伍。

中国作家网:就散文写作中的“青年写作”“青年批评”谈谈您的观察和发现。

王冰:散文中的青年写作倒还是不乏青年才俊的,他们有才情,有热情,写作也努力踏实,但还是一个传帮带的问题,当年很多优秀的散文家,转眼就已不再年轻,更年轻的散文写作者,交流提升的场所和平台都很少,关注他们的也很少,他们更多的是各自为战,写着写着就容易懈怠了,或者沉在自己的写作泥潭里,拔不出来,这不利于青年散文家的成长。

关于青年批评,我想主要是加大对青年评论家的关注和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不论是散文写作还是散文评论,如果是一潭死水,流不起来,也交流不起来,最后顶多来个死水微澜了事。

中国作家网:就“文学如何参与社会生活”谈谈您的观察和发现。当下纷繁复杂的中国经验,对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冰:其实,文学就在现场,一个人不想参与都不行,作家的写作尤其如此。即使你不直接写当下的生活,肯定也是从当下的经验出发,然后写作,这是一个人的宿命,没有人能够改变。如果有人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漠视、恐慌、躲避,甚至仇视,就会让自己在写作中变得无所适从,失去写作的根据和根基。

关于文学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在古代文论中已经谈得太多了,比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到的,“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其实以上问题和这些之外的一些问题,我在前些年谈了很多,今天我们还在这里讨论这些,说明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依旧没有解决好。

王冰,《诗刊》社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曾在2009年—2015年连续七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编委、课题组成员。出版有散文理论专著《散文:主体的攀援与表达》、《集体的光亮与个体的无名——“现代性”景深中近十年来中国散文创作图谱》、《散文的传统》,诗集《疏勒河的流水溢上岸边丛杂的小径》,散文集《走在人背后》等。

(本期栏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  

Baidu
map